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屈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屈彬

屈彬郭亚薇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中医医院071000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方。由黄芪、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组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气旺血行,祛瘀通络为君药,当归活血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纵观全方,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补而不塞,通而不伤正,治疗气虚血瘀证。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此方在临床上可治疗多种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高脂血症、失眠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紧紧抓住气虚血瘀这一病机,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

疾病,均获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1.中风后遗症

刘某某,男,69岁,农民,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月余,于2016年6月10日就诊。患者于2016年4月10日晨突然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随即言语不灵,左侧肢体不能活动。遂抬入省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脑栓塞。查体:血压160∕100mmHg。予甘露醇静滴,心痛定、维生素C等口服治疗1周,病情较前缓解,可以简单言语,活动能力增强,头痛、头晕较缓解,出院后继服维生素C等无进一步改善,遂来我院就诊。现诊见患者表情呆板,口角流涎,口角右偏,左侧鼻唇沟变浅,行走时左腿拖地,言语不清,头晕,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纳差。舌暗苔腻,脉弦细。既往史:高血压l5年,间断服用药物,未曾系统治疗。证属气虚血瘀。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赤芍12g,红花12g,丹参12g,石菖蒲15g,钩藤18g,胆南星12g,瓜蒌20g,地龙12g,牛膝15g,菊花15g,防风15g,路路通15g。每日1剂,分2次服,水煎服。服药20剂复诊,头晕减轻,纳食渐佳,麻木减轻。继服7剂,头晕消失,仍有麻木。原方加入土鳖虫8g,桃仁12g,加强活血通络之功。半年后随访,肢体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自理。步履缓慢、但平稳,言语较前流利。嘱其谨慎调养,注意血压稳定、大便通畅,并间断服用活血化瘀中药。

按: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多以王清任气血立论,坚持补气活血,祛风行滞,并佐以化痰通络的治疗原则,以恢复患者的肢体活动和言语功能,并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黄芪可以适当加量,气虚明显者可加至80~120g。

2.高脂血症

王某某,女,51岁。2017年4月21初诊。患者头晕、嗜睡,乏力,精神萎靡,舌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查体:血压正常,血流变,TC、TG均增高。证属:气虚血瘀痰阻。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12g,赤芍15g,红花12g,川芎12g,地龙12g,水蛭10g,土鳖虫10g,白芥子12g,麸炒枳壳12g。每日1剂,分2次服,水煎服。7日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继服10剂,症状消失。后服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巩固治疗,未再复发。

按:中医认为,高血脂症病机属于气虚痰凝血瘀,治疗上宜补气涤痰,活血化瘀。方中黄芪补气,使气旺血行,祛瘀不伤正,周行全身;川芎、赤芍、当归、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水蛭、土鳖虫通络脉;白芥子涤痰散结,麸炒枳壳舒肝行气。该方标本兼固,临床疗效确切。

3.失眠

杨某某,女,63岁,2017年8月26日初诊。患者失眠已六年余,四处就医,服中西药物疗效不佳。近期彻夜不能合眼,伴有头痛、头晕、心悸、烦躁、腰酸,双足冰凉。1年前曾做头部CT,颅多普勒等检查提示:脑动脉硬化。现每晚服舒乐安定2片,可睡3~4h,梦多易醒。现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乏力,纳差,舌质淡暗边有齿痕及瘀点,苔白腻,脉沉细。证属气虚血瘀。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15g、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0g、川芎10g、炒酸枣仁20g、白术20g、夜交藤20g、巴戟天10g、菟丝子12g、柴胡15g、远志10g。7剂,水煎分早晚服。二诊时头痛、头晕明显减轻,每晚仍服用舒乐安定片2片,能睡4~6h,前方继服10剂,嘱其渐停用舒乐安定片。三诊时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已停用舒乐安定片,每晚能睡6h左右。为巩固疗效,原方再取7剂,每天早晚各服1次。一年后偶遇问其恢复情况,自述一切正常。

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的记载。《医宗必读·不得卧》对不寐的病因概括为:“一日气虚,一日阴虚,一日痰滞,一日水停,一日肾不和。”然本患者属病久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阻滞脉络导致心失所养,阴阳失交,加之病人病久心情郁闷,致肝阴不足,魂不守舍,出现烦躁、梦多等症状。笔者效仿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方之意,益气活血、安神定志,以达到平衡脏腑阴阳气血的目的,则不寐诸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