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田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田兵

田兵

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乡晓溪小学445609

一、语文学科本身包含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思考

语文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课,它具有人文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语文教学离开了“人”而崇尚“文”。在教科书或是在传统观念中,我们面对教育对象,仅仅是把他们作为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而不是当作活生生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教学也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偏离教育对象的本体。其实,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首要是生命意识。语文教学是一个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感性体悟和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树立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无限热爱和珍惜的过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当然也承载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语文教学因为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的人性化、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更是浸润着对人的生命的无限关注,都表明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地学知识,但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学生的个体有整体意义的时候,它才呈现出其“生命”。整体知识可以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激动人心的语文活动、美丽的诗文或者是隽永的故事,它们或是沿着伟人追寻的足迹,或是依据自然构筑的桥梁园林,或是关照生活需求的现实杂谈,从而对学生产生永不枯竭的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两个生命——学生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学乐章。所以说,语文的本质就是展示生命,展示每个独特的生命特质。语文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碰撞,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用生命来补养生命,是完善一群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自我的历程。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语文课程观中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又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表明语文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或者说它不是一个“死”的工具,而是一个“活”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活”,就在于它蕴涵着博大的文化历史内涵,凝聚着古往今来人类的丰富情感。在教材编排中强调:“体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操)这三个维度。语文教学观则在于: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简而言之,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话语文本。再则,语文教材大都围绕“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体系编排,贯穿整个体例的还是“人”。只要我们作为教学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处处有“人”的痕迹,常常有生命的话题,表达珍爱生命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重视课堂教学渗透,点燃学生的生命火花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实现文道结合原则,根据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对生命的热爱,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还包含着对地球上所有生灵的呵护和疼惜。我们平常会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欣赏昆虫间的厮杀、欣赏蚯蚓踩成两截后的挣扎、欣赏受伤的蝴蝶无助的颤抖、将脚踏入校园草皮等等现象,笔者认为其人格构成还不够完美,因为真正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是珍惜生命的。

综上所述,在充满对生命尊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主阵地,挖掘文本中的生命教育元素,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要这样,我们的学生不管今后遇到怎样的人生挫折,他都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他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乐趣,也能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