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之灵魂---浅论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指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合唱之灵魂---浅论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指挥

张卫东

张卫东(河北定兴第三中学,河北定兴072650)

中图分类号:J6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101-01

摘要:指挥应具备的条件,一是乐感;特别是节奏感,二是耳朵听音的敏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作品的乐句、乐段、旋律的相互交织。

关键词:合唱;灵魂;指挥

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在中学生的整个智力发展过程中,音乐教育具有审美、教育和认识三个方面的功能。在音乐教学中,合唱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下面就对在教学过程中,对合唱的认知,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分析。

一、合唱的指挥

一个合唱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指挥。指挥不仅是合唱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艺术的指导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纯熟的指挥技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体现在作品上,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指挥。

对于指挥的要求,简单地可用“省”、“准”、“美”三个字概括。

“省”是指挥动作要节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设计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

“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即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净,准确。

“美”是指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指挥在合唱中,既承担着导演的任务,又扮演着赏的角色,所以他的一切形体与指挥动作都要注意美观。

指挥应具备的条件,一是乐感;特别是节奏感,二是耳朵听音的敏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作品的乐句、乐段、旋律的相互交织。所以,要在平时多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提高听辨水平,增强指挥的全面修养。

以上所谈到的是指挥的职责、要求与条件,下面谈一下指挥在合唱过程中的基本动作与姿势。

1.指挥的身体:站立挺拔,收腹挺胸,直立在学生们面前,要非常放松、自然、美观、大方。

2.指挥的姿式:一般左脚稍靠前,右脚稍靠后,身体的重心落在右脚上开始指挥后,两脚随着演唱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哪只脚在前,都要有个重心,支持全身的稳定。

3.指挥的双手:指挥的手势,是指挥工作的核心,一首作品的解释全靠手上的语言去表达,指挥主要靠手说话和演唱,同时手的动作术为重要,手的姿势应是弧形的,双手的位置提在胸前,左手比右手稍靠下,两手的基本分工:右手掌握节拍,左手提示各种表情,既有分工又有密切合作,才能完整地指挥好一个作品。

4.指挥的手腕与小臂大臂的运用:手腕要灵活,一般指挥快速的动作主要靠手腕去表现,速度愈快动作愈小。大臂主要用在速度慢、力度大的辉煌和气势浩大的部分。经常运用的是小臂部分,根据作品强弱、快慢的变化采用恰当、准确的动作去表现它。

5.指挥的眼睛与面部表情:指挥应富有表现力的眼睛和面部表情,统一学生的感情并反映出来,这是启发学生的重要方法。

除以上几点,在合唱过程中,歌声是否整齐,节奏是否准确,强弱、快慢是否一致,关键在于指挥的基本动作和各种图式的正确与否。指挥歌唱时,起拍、收拍要准确,图示要正确,才能保证合唱的整齐化一。

二、合唱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方法,提高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

下面具体谈一下上述几方面的训练。

1.声音方面的训练。

做为音乐教师,必须懂得声乐知识和用声方法,因为在声乐艺术中,独唱讲个性,合唱讲共性。合唱训练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抓住重点进行严格的训练,合唱的共性要有气深、高位、直声三方面的条件。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与动力,唱歌用气必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所以唱歌必须学会运用呼吸。

合唱艺术寻求共性的主要手段靠的是共鸣位置,只有解决好各部位的共鸣位置,才能取得合唱的共性。

用直声练习比较容易产生共性,而且还可以获得明澈、纯净的音质,在训练时要从直声入手打好基础,在训练时学生们带有正常的波动,听起来既有共性又有活力,声音就会统一、舒展、流畅。

2.寻找共鸣位,扩大音域。

声乐是感觉艺术,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1)胸声练习:教师打着拍子让学生一起用“哈”母音进行练习,用深咳的感觉寻找横隔膜下降和腹肌的弹跳。

(2)头声训练:教师指挥学生一块打呵欠,边打呵欠边用高位轻声,逐步向高声区发展,最后一起从最高音向下滑,一直滑到最低音为止。注意从上到下的长音练习,必须保持半找呵欠状,只有这样软腭上抬才能巩固高位,舌根才能放松,听起来既保持了头腔共鸣又获得了圆润的声音,取得了共性。

3.合唱表现的手段。

教师要教授学生必须掌握刚、柔、弹、跳、起、伏、强、弱、快、慢等十种手段,为了表现好合唱艺术,必须掌握以下四种手段。

(1)连唱:这种手段多半用于抒情优美的作品,如《牧歌》

(2)跳唱:这种手段多用于比较灵活、欢快的作品,如《太行山上》后半部分

(3)强而有弹性,这种手段用于强而有力的作品,如《国际歌》

(4)不连不跳,如《国歌》

4.多声部合唱功能的训练。

多声部合唱包括轮唱、复调、卡农等,在中学时期轮唱是比较适合的,一般训练的是二部轮唱,有条件的训练三部轮唱。

5.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一般情况下,歌者的姿势很重要,同时还应保持一种兴奋状态,不能把劳累带进课堂。

6.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7.咬字与吐字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取声母连接,咬字、吐字与声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是一种较合适较合理的方法。

8.融情于内,仔细分析。

如果说演唱一首合唱作品,按照作品要求唱完,就非常地一般,一定要把情融在其中,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内在的思想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去彻底的分析,然后把想法反映给学生,然后在演唱过程中正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来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

合唱艺术最善于表达人们的共同心愿和时代声音,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起到鼓舞人民,团结人民和宣传群众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合唱对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思想水平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