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还珠”典故源流及其意义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3

“合浦还珠”典故源流及其意义研究

连越

连越中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合浦还珠”典故源于东汉合浦太守孟尝的故事,最早见于《后汉书》,歌颂了孟尝为官的清正廉洁。“合浦还珠”典型且出现多种变体形式,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应用,这一典故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合浦还珠源流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9-0037-02

我国典故可谓浩如湮海,来源庞杂,或来源于历史故事,或来源于宗教故事;或取自诸子百家,或取自野史小说。典故深刻而广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从文学、民俗学、历史学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典故,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各种专题典故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以反腐倡廉的典故为例,广为人知的就有“不贪为宝”、“四知”、“一钱太守”、“贪泉”、“羊续悬鱼”、“两袖清风”等。这些典故的研究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同时也为国家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本文选取反腐倡廉专题典故之一——“合浦还珠”来研究,以求获得一定的文化价值以及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合浦还珠”典故溯源

《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曰:“孟尝为合浦太守,郡境旧采珠,以易米食。先时二千石贪秽,使民采珠,积以自入,珠忽徙去,合浦无珠,饿死者盈路。孟尝行化,一年之间,去珠复还。”

《后汉书·孟尝列传》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而海出珠宝,旧采珠以易米食。宰守贪求,使民采珠,积以自入,不知极,珠遂渐徙于交阯。行旅不至,民皆饥死。尝革易前弊,不逾岁而去珠皆还。上闻徵之,尝归,民吏攀车恋之也。

根据现存文献检索得知:“合浦还珠”作为固定的典故形式首次出现应当是在《管子·轻重六——国蓄》中:“桂林,秦所置郡。属县有合浦,即今广东合浦县。沿海古产珠。东汉孟尝为合浦太守,珠去复还,世因有‘合浦还珠’之传说”。尽管《管子》的成书年代尚有争议,但成书最晚不超过汉代。此后,“合浦还珠”典故广为流传并出现多种变体形式,广泛应用于后世各种文献著作中。

二“合浦还珠”典故释义

“合浦还珠”这一典故说的是东汉合浦太守孟尝的故事。东汉合浦郡(在今广西)盛产珍珠,当地百姓因土地不产谷实,多以采珠为生,通过贸易换取粮食及日用品。但是这里的“宰守”多贪贿之辈,为了榨取钱财,责令采珠人无限度地采捞,竟使合浦的珠蚌迁徙至相邻的交趾郡去了。百姓失去了生计,“贫者饿死于道”。孟尝奉命到合浦当太守,采取措施,“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返,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而孟尝,直至病谢离任,身在珠乡,位居显位,不染贪珠积财之污秽。孟尝的名字,就一直与合浦珠光炳耀史册,至今未减光辉。“合浦还珠”一词已融入为官清廉的精髓,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比喻物之失而复得,或人之去而复返,也常用来颂扬官吏的勤政爱民与清正廉洁。

三“合浦还珠”变体形式考察

“合浦还珠”这一典故在后世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的变体形式,如:还合浦珠、还珠合浦、暗珠还浦、合浦珠、还珠、还珠浦、还珠守、珠浦使、珠归合浦、珠还浦、珠浦、珠徙珠环、官廉蚌蛤回等。

“合浦还珠”典故形成之初,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仅出现于部分散文中,用法单一,变体形式较少。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合浦珠”、“合浦珠泉”这些变体形式,用来咏宝珠,或赞美官吏治理有方。例如,庾信的《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中写道:“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

隋唐五代时期,随着诗歌以及各种文学体裁的发展,“合浦还珠”出现了更多的变体形式,如:官廉蚌蛤回、还珠、合浦还、珠还合浦等。这些变体形式大量应用于各种文体中,借以歌颂官吏的清廉,合浦珠的华美。例如,《全唐诗》第二八一卷中记载:“不是灵蛇吐,非缘合浦还。”陈陶《题赠高闲上人》中写道:“珠还合浦老,龙去玉州贫。”

在宋辽金元时期,“合浦还珠”典故变体形式及用法较前代没有大的变化,在继承隋唐变体的基础上出现了变体“暗珠还浦”、“珠还浦”、“还合浦珠”、“还珠合浦”等形式,大多应用于诗词中。在陶弼《还珠亭》中载有:“合浦还珠政有声,使君方似古人情。”

明、清及民国时期,“合浦还珠”以及其他的变体形式都已定格,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珠辞合浦”、“珠徙珠环”形式。在这时期,这些典故大量出现在小说、戏曲当中,在《双珠记》、《飞丸记》中多有运用,并且出现以合浦珠为线索,写才子佳人故事的小说《合浦珠》。

各个时期的文化传承人,在“珠还合浦”的基础上相继创作了许多体裁和风格不同的文艺作品。如:神话粤剧《珠还合浦》、历史剧《合浦珠还》以及《珍珠与太监》、《珠魂》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源源不断地汇进“合浦还珠”的传承长河。

然而,我们传承“合浦还珠”,仅这些作品是有遗珠之憾的。我们应该走进故事深处,探究它最璀璨的亮点——珠蚌的奉献精神,以及孟尝的清正廉洁,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传承。

四“合浦还珠”典故内涵考析

1.清廉德政与好官孟尝

“合浦还珠”典故之所以流传千古是源于这一典故的主人公孟尝。据《史记》记载,孟尝是东汉时人,会稽上虞人氏。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孙三代都当过郡守一级的官吏,而且美名远扬。孟尝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便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青年时代,孟尝在家乡上虞郡担任户曹吏,后凭借自己的品德和才学,先后被举荐为孝廉和茂才。两汉时,历史机遇使他担任了合浦郡太守,便有了后来世代相传的“合浦还珠”。从此,孟尝的美名便与珍珠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孟尝在合浦郡当了十年太守,鞠躬尽瘁地为百姓谋福祉,操劳过度而生病,不得不请求辞官还乡治病。孟尝离任时,当地的官绅和普通百姓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官府门前,苦苦地哀求他继续留任。面对万民跪泣的感人场面,孟尝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白天离开合浦,只得趁夜色换上百姓的便装,扮作商人,乘船“逃离”了合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逃官”。

合浦百姓为了纪念孟尝,同时律贪革弊、警醒后人,自发集资修建了孟尝祠、还珠亭和海角亭。并且因为孟尝的缘故而把合浦改称廉州,直至今天合浦县中心城镇也叫廉州镇,足以表明合浦人民对清官的深厚感情。明朝廉州府副使甘泽为此还写诗赞叹说:“为官合浦去珠还,万古流芳天地间。富贵心轻犹敝屣,贞廉名重并高山。来时岭外神明惧,去时辕前父老攀。自是仁民恩到骨,至今祠屋祀天南。”

身为封建官吏一员的孟尝,能够抵御金银珠宝的诱惑而清正廉明,实施利国利民的政策,实为后世所应效仿的典范。

2.神物通灵与生态平衡

在史籍文献记载中,合浦珍珠曾有过四次迁徙。第一次是在东汉顺帝时期,因地方官贪污、暴敛,珍珠遂徙于交趾郡界;第二次是在唐朝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因官吏无政,珠逃不见;第三次是在明朝嘉靖四十年,乐民池“珠蚌夜飞迁交趾界”;第四次是在明朝天启年间,珠池太监擅权虐民,造成合浦海中珠螺“遂稀,人谓珠去矣”。合浦四次珠徙都与政治腐败有关,“珠还合浦”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珠徙之后。因此古人认为珍珠为神物,通神灵,贪秽之官当任,它们就纷纷迁徙;廉洁之官到来,它们又返回。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珍珠就是珍珠,有何“思想意识”可言?这就引出了“合浦还珠”这个典故包含的另一深层内涵,即生态保护。正是由于孟尝意识到这点,果断纠正了“疲劳开采”的弊端,采取了有利于珠蚌大量生殖繁衍的措施,才使合浦珍珠的生产局面保持了繁荣和稳定,才有了“去珠复还,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的景象。

五“合浦还珠”典故的现实意义

1.反腐倡廉

廉政问题关系到朝代的兴亡盛衰,关系到政权巩固,社会安定。所以,从古至今有政治远见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吏的廉洁问题,把廉洁作为官吏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礼记·乐记》中说:“廉以立志”。《薛文清公从政录》中提出的居官七要中的重要一项便是“廉以律己”。“合浦还珠”典故中的孟尝便是施行廉政的有力代表,身处珠乡而洁身自好,为一方百姓造福。除此之外,古今历史上为官清廉的官吏数不胜数,“畏四知”的杨震;不为一钱所惑的“一钱太守”刘宠;“两袖清风”的于谦等,这样的官吏对后世的官吏处处起着模范作用。

在新时期的中国,反腐倡廉的任务依然很重。胡锦涛同志也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所以官员为政必须时刻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处处为民谋利,在权力行使过程中,要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真正把权力用在为民谋利上。同时国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时刻以“合浦还珠”这一典故来警醒政府官员,关注民生,时刻保持清廉形象。

2.可持续发展

自古至今人们在讲述“合浦还珠”时,多称赞孟尝的为官清廉,却忽视了他的适度开采、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科学举措。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多多少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合浦前任太守“竭泽而渔”过度开采珍珠而使珠蚌失去了生产力,孟尝到任后采取了有利于珠蚌繁殖的措施,相当于“休渔”政策,保证了合浦珍珠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在当代依然可行,也为当代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的膨胀,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掠夺性开发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及长远的影响,令世人震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资源日趋减少,环境日渐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也许早在东汉时期,孟尝就意识到了这点,如果孟尝到任不从保护珠蚌生产资源抓起,就不会出现“珠还合浦”的局面;倘若他同前任一样是“贪秽”之辈,为大量聚财而重蹈覆辙,合浦则又将无珠。

“合浦还珠”的典故千百年来为世人传唱,合浦太守孟尝也被当作清正廉洁的化身为世人所敬仰。“合浦还珠”这一典故不仅告知后人为官要清正廉洁,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且要在兼顾经济、环境的条件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治理一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经济与环境平衡发展,永葆党的清正廉洁。

参考文献

[1]陆樽梧、李志江.历代典故辞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

[2]章俗、谷超.成语典故源流故事赏析辞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