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49例临床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49例临床诊断分析

吴艳

吴艳(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844000)

【中图分类号】R5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115-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为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9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各项辅助检查阳性率不高,易误诊。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诊断要依靠患儿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来综合判断,而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可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提高患儿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小儿临床表现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是小儿最常见的肺外结核,也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在原发结核感染后1年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发病率最高。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约占60%。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较高,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本文笔者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9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患者,男31例、女2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4岁。其中<1岁9例(占18.4%)、~3岁22例(占44.9%)、~5岁8例(占16.3%)、~10岁6例(占12.2%)、~14岁4例(8.2%)。城市13例(占26.5%)、农村36例(占73.5%);有结核病接触史16例(占32.7%),未接种卡介苗24例(占49%)。发病至就诊时间≤1W者11例(占22.4%)、1~2W者26例(占53.1%)、2W~1个月12例(占24.5%)。

1.2临床表现:发热37例(占75.5%)、头痛41例(占83.7%)、纳差12例(占24.5%)、消瘦、盗汗19例(占38.8%)、恶心呕吐25例(占51%)、抽搐16例(占32.7%)、嗜睡9例(占18.4%)、昏迷2例(占4.1%)、肢体活动障碍10例(占20.4%)、颈强直23例(占46.9%)。

1.3辅助检查:本组49例患儿均行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符合结合性脑膜炎改变的33例,占67.3%,白细胞计数均在(50~1047)×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35例糖和氧化物同时降低,占71.4%;27例蛋白含量>1g,占55.1%;所有患者行脑脊液抗酸染色均未找到结核杆菌。所有患儿均行胸片和颅脑CT及MRI检查,42例(85.7%)患儿发现肺部结核病灶。颅脑CT及MRI检查15例正常,其余34例患儿表现为基底节信号减低,脑池信号增强、模糊、脑室扩大、脑水肿等表现。

1.4诊断:本组49例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1],确诊时间为5~35天。

2.讨论

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感染源主要来自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成人,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为主,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本研究资料显示,婴幼儿患病率63.3%,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似[2]。

若结脑并发于脑外原发病灶,由于婴儿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结核菌易通过淋巴管或血液全身播散,再加上小儿血脑屏障功能差,结核菌易通过血脑屏障而引起结核性脑膜炎[3]。此外,结脑亦可由于脑实质或脑膜的结核病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脊液中所造成。

小儿结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婴幼儿起病急、分期不明显,无前驱期或前驱期时间很短,导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发热、头痛为小儿结脑的主要特征,本组患儿发热、头痛分别占75.5%、83.7%;此外患儿常伴有纳差、盗汗、烦躁、恶心呕吐等症状,仅在高热时出现抽搐,无典型的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因此容易误诊。

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及卡介苗接种情况也是小儿结脑的重要因素。本组49例患儿显示未接种卡介苗24例(占49%)、有结核病接触史16例(占32.7%),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这与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防病意识差,卡介苗接种率低有关。

结核性脑膜炎的正确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才能收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否则预后差,可危及患儿生命或留下后遗症。诊断要详细询问患儿病史、依靠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来综合判断;而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定性阳性,蛋白定量增加,氯化物和糖同时减少,对结脑的诊断意义更大。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由于早期脑水肿不明显,头颅CT显示未见异常,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对揭示病变、观察疗效和评价预后均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振魁,牛俊梅等.小儿结核性脑膜炎83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疾病杂志,2010.7.13(13):68~69.

[2]蔡高秀,朱晓敏等.小儿结核性脑膜炎57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5.34(10):1583~1584.

[3]田曼,秦铭等.儿童结核病112例误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6):46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