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心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公共行政心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胡青青

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的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国家机关单位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进行着自我改革和探索。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且缺乏管理经验,国家机关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上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干扰了国家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对国家机关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很大影响。本文仅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单阐述改革思路。

关键词:国家机关单位管理;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单位改革

1前言

在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在通过变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机关单位来说,也只有变革才能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在国家机关单位的变革中,行政管理的变革和创新是及其有必要的。国家机关单位的行政管理对于国家机关单位整体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创新方法,才能为国家机关单位的整体发展规划明确的发展方向,这对于国家机关单位的行政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此,在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国家机关单位在新形势下保持先进性,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公共行政心理的科学内容

我们在很长时间里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时不注意心理倾向、趋向和方向问题。这决定了我们的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是基本不考虑心理因素的。公共行政心理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行政心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本身正浩浩荡荡地向公共社会挺进,行政管理研究突破了现实行政管理的视野和境界,从传统行政管理研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新的涉及心理和心态管理领域。公共行政心理是行政关系体现者(个体的或群体的、组织的)的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感情、性格、能力的总和,是对行政关系和行政活动的自发的感性反映形式。所谓行政关系的体现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统称。公共行政心理的实质,是人们对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观反映,是社会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能通过行政行为能动地作用于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社会政治制度。公共行政心理是人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心理基础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从对象范围上讲,公共行政心理包括行政活动实施主体的心理与行政活动所致对象的心理。行政主体通过行政执行作用于社会环境,并获得反馈信息,产生主观感受;行政客体则在行政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对行政活动和周围环境进行认识和评价,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抵制的情绪。从其具体结构上讲,公共行政心理的内容,主要根据公共行政组织和公共行政人员的不同而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公共行政个体心理、公共行政群体心理和公共行政组织心理。

3现代国家机关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忽略系统管理,绩效考核没有与前后工作相衔接

针对国家机关单位的绩效考核方式和绩效的评估结果并不是十分的完善,绩效的评估也通常不作为一种单一孤立的管理工作,这样制定绩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评估应基于绩效评估来解决绩效管理中的问题。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部分,包括岗位,责任,评估和激励的整体管理过程。也就是说,国家机关单位目标的分解。工作分析和工作责任定义,以及员工质量的分析和要求,以及实现绩效改进的绩效反馈。国家机关单位绩效计划的主要工作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到位,使员工明确职责,并对员工或部门的评估,作为绩效的评价标准。一些国家机关单位对评估结果不够重视。评估后,并使的员工的正确反馈,所以并不能制定正确的绩效管理评估方法。

3.2以结果为中心,忽视过程管理

绩效管理是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忽略了效果管理的性能改进功能。绩效管理的核心功能就是帮助员工进行绩效的改进与提高。只有绩效能力得到提高才实现了绩效管理的基本目的,政府人员的长久绩效才会有质的变化。绩效结果固然重要,对员工激励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要看到绩效管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3.3考核结果缺乏反馈

考核结果的反馈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对于员工表现的有效反馈;二是员工对上级或者自己工作的有效反馈。两种反馈在国家机关单位绩效改进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个人只有在自然知识的基础上看待自己对自己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各种误解。并对所实施的绩效体系的合理有效和客观公平表现出强烈的怀疑,对体系的认识产生心理上和操作上的抵触。国家机关单位中普遍存在着反馈的不及时、反馈不合理、不真实的情况。管理者对于员工的表现的反馈不是过于极端就是过于笼统,例如,你工作一无是处,或者你工作表现很好,继续努力。这样简单的反馈起不到绩效改进的作用,而且有些反馈例如"你真笨"直接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对于自己工作或者管理者的工作反馈中存在着,员工对自己工作过于谦虚,或者故意掩盖的现象。对于管理者工作表现的反馈更倾向于全优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员工对工作真实反馈影响工作、人际关系的担忧,也有自身对绩效管理抵触的原因。

4提高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及建议

4.1转变思想,提高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

有些个别国家机关单位的领导对行政管理工作并没有一个科学和正确的认识,只是将改革的重点放在生产和销售的环节,对行政管理工作理解不深。其实行政管理工作对一个国家机关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一个国家机关单位能够实现正常运转,而且良好的行政管理对于国家机关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可以提供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国家机关单位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国家机关单位的负责领导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在社会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加大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力度,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对行政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增加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国家机关单位的综合竞争力。

4.2精减机构,杜绝裙带关系

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的机构过于复杂,部门之间协调困难,严重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进行行政机构改革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精减行政机构。首先是人员的调整,在进行人员调整前要做一下全体人员的思想工作,通过精神鼓励和经济补贴。要本着人才优先的原则,保留行政管理人员主力人员。其次是机构的调整,将原来的两个或者多个相似的部门重组合并成一个部门,部门内部指选派一个领导来进行管理,使部门内部的权力尽可能的集中,这样才能提高部门内部的工作效率。同时,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关联的部门的办公场所尽量要离得近一些,或者可以选择一个较大的办公室,将多个部门整合在一起办公,这样员工日常能够在一起多多交流,拉近了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员工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同时也是办公效率得到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部门负责领导,要多多参加其他工作部门或者公司的会议,这样才能了解其他部门对行政管理工作

的看法和提出的要求,使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其他员工的认可。

4.3提高用人标准和人员培训制度

如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行政管理工作对人才的要求也非常高,很多国家机关单位和领导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导致了国家机关单位的行政管理不仅效率低,而且屡屡出现问题。所以,国家机关单位在进行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择时,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首先,在进行国家机关单位内部的岗位调整时,要将一些责任心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先进思想的人员优先考虑,通过一个合理的人员考核评比,来竞选上岗。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不是养老院,不能一味的只是安排一些“老弱病残”的员工来进入,这样既降低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又使国家机关单位有能力的人员没有施展的机会。其次,在进行社会或者学校招聘过程中,要提高应聘人员的门槛,对学历和能力有一个适当的要求。尽量选择一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以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身到工作岗位上来,省去了毕业生岗位的培训时间和精力。另外,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来增加员工学习动力,提高危机意识,使员工能够不断坚持学习,开放思路,将更大的精力用在行政管理工作上,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行政管理工作的形象,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4.4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机制

在进行现代化国家机关单位的转型过程中,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转变并不是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供选择和参考,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在前期的国家机关单位转型过程中,行政管理机制对国家机关单位整体的生产效益影响并不是很大。另一个原因是行政管理涉及到国家机关单位的管理层,其中不免存在复杂的个人利益和裙带关系,改革起来难度较大,而且若是一旦出问题,对整个国家机关单位都会产生致命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型的国家机关单位随着完善的市场已建立起来完善的国家机关单位管理制度,而这时候一些老牌的国家机关单位由于在转型过程中留下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家机关单位的发展,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在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是当下最主要的内容。首先对行政管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制的落实,使每个员工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拥有一定的权力,这样就避免了推诿扯皮,找不到人员处理的现场。同时,减少了办事的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实行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拒绝出现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正之风出现,使每个员工的每个责任都能有理可查,有据可依。这样对员工的工作成果是一个保障,同时对员工的表现也能够很清晰真实的掌握。

5结束语

国家机关单位正确认识自身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进行国家机关单位内部深化的改革,才能使国家机关单位走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机关单位的重要手段。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中存在问题有很多,同时也根据不同的国家机关单位情况而存在,这需要国家机关单位的负责人能够在国家机关单位的运行中认真的发掘。

参考文献:

[1]邓集文.我国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改革与战略,2010,26(1):52-54.

[2]柏海珍.我国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国家机关单位改革与管理,2015(16).

[3]莫坤.我国国家机关单位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