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0
/ 2

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探讨

高洁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8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事项。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及措施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趋于现代化和信息化,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已经越发严格。现场的施工管理对于工程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现场施工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提升是巨大的,但是施工现场的不确定因素众多,施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复杂,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疏忽就很有可能对整个工程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施工现场的一切内容的管理,贯穿整个施工的过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范围很大,内容庞杂。具体包括监督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是否规范,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的工程风险;掌握并调控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时刻进行调整,使建筑工程能够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并且圆满完成;定期检验工程所需的材料并且检查施工的工艺,确保施工材料的数量、质量符合要求,并且使用状况良好,同时保证施工工艺能够达到工程要求的指标。除了这些常规的管理内容,现场施工管理者还需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有序和安全,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信誉度,还需要时刻准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止损,安抚现场情绪。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与整个工程项目以及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深远。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环节,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效率以及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施工单位应于施工开始之前制定一个明确的施工现场所需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施工人员,做到熟记各自领域的操作流程,并且在施工进度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对此进行一次施工检查,看看是否有偏离正常施工运行的问题,使施工作业更趋向于管理规范化。其次,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对于建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做出应急方案,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时,施工现场的损害达到最小,避免安全隐患造成人员伤亡及利益的损失。最后,施工管理人员应完善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和谐的施工环境,为施工行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2.2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组织制度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都选择由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虽然这些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也存在过于依赖个人经验的问题,不规范且不同意,在进行管理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容易造成一些风险或隐患,使得工程的施工现场秩序胡乱且施工效率不高。对此,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员,并且制定一套必要的规章制度,让整个施工团队在规章地约束下进行工作,保障施工的有序性,降低安全隐患。在制定施工规范时,必须注意两点:第一,现场施工安全。我国的建筑类工程的事故发生率很高,这对于社会、人们以及企业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施工现场安全必须作为制度中的重点内容。第二,相应的监督方法。既然有了制度,就必须有对应的监督措施,设定必要的奖惩措施以保证制度的顺利执行。

2.3做好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项目施工之前,项目设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人员要对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了解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从而能够更好的贯彻安全施工理念。因此,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安全施工的相关要求,对参与的施工人员进行工种、工序的交底工作,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明确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与此同时,在进行交底工作时,要采用严格的签字制度,强化交底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2.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进行建筑工程现场工作的主体,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决定现场工作是否能够做好,决定着施工进度是否能够把控,所有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最终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培训,确保管理人员拥有先进地管理理念,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管理人员所负责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定;第三,建立完善的奖励金制度,根据管理人员的考核情况对贡献较大的管理人员发放奖金,进行物质奖励,将公司的利益和管理人员个人的利益结合并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5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责任制

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和责任制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杜绝施工人员伤亡的重要保证。施工单位要选举出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再委派技术负责人具体落实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方案;质检人员负责检查施工环境及安全质量的好坏,以及督促施工人员工作;材料员负责配合项目管理人员组织、计划、采购所需的材料;施工组长负责对本组使用的机器设备进行检查,对特殊工种即电焊工、起重工、电工等这种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危险的工种,都需要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且都有上岗证。由此让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可以把责任明确到个人,也有利于员工之间的沟通,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还要注意施工现场场容场貌清理工作也是安全生产、提高效益、减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2.6构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的有序与安全,离不开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团队的共同努力。施工现场的管理涉及到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其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在进行施工环节的对接时,很可能出现部门或团队之间的不适应与摩擦,这就需要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协调。此外,还应当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把控整个施工现场的状况,使施工效率更高,工程质量得以保障。

2.7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监督工作

施工图纸的准确性会影响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进行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时,要结合相关标准规定对施工图纸进行监督管理,针对施工中更改的施工技术,要做好相关的技术核定工作,并且,在施工图纸中进行标准,以及附上技术负责人的签字作为施工依据。

2.8对材料、设备的管理

对材料设备的管理也是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做好这一工作有利于保障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首先,材料的购买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采购数量过少;其次,做好对设备、材料的使用情况登记,将责任明确到人;第三,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派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最后,施工结束以后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清点和记录。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潘鹤麟.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4):148-149.

[2]叶翁强.谈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6(20):180-181.

[3]郭忠.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7):174.

[4]赵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C),2016,60:105-105.

[5]余远志.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J].中华民居,2014(18):408-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