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预防和干预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儿童肥胖预防和干预的探讨

雷瑞枝

雷瑞枝(孝义市疾病控制中心山西孝义032300)

【中图分类号】R5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127-02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寻找出减少肥胖儿童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市区2所小学6-7岁60例超重及肥胖的小学生及相同条件的其他2所小学6-7岁60例超重及肥胖的小学生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干预组儿童超重和肥胖程度的减轻或痊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小学中开展肥胖儿童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是可行并且是有效的。

【关键词】儿童肥胖预防和干预

儿童期肥胖不但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还会给肥胖儿童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因此,帮助他们合理有效的控制并减轻体重,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证明,在学校中开展肥胖儿童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是可行并且是有效的。因此,对儿童肥胖的控制,家庭和学校应联合起来,为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抽取本市区4所小学中集体儿童120名,共分为两组。干预组:随机抽取本市区2所小学6-7岁60例超重及肥胖的小学生。对照组:随机抽取相同地区、相同条件的其他2所小学6-7岁60例超重及肥胖的小学生。

1.2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参照WHO肥胖筛查标准,按身高测体重,小于参考值10%为正常体重(0),大于参考值10%~19.9%为超重(1),20%~29.9%为轻度肥胖(2),30%~49.9%为中度肥胖(3),大于等于50%为重度肥胖(4);②排除标准:由疾病引起的超重和肥胖儿童,伴有先天性或严重疾病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如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等)。

1.2.2干预方法两组均在开展工作前召开家长会,通过宣传教育要求家长配合。另一方面,对超重和肥胖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儿童保持对运动的兴趣和耐心。两组超重和肥胖的儿童均按照以下要求,每天活动30min,控制高糖、高脂饮食,进餐时间不少于30min进行生活和活动。干预组超重和肥胖儿童,要求在以上的基础上,每天减少静态少动时间30min。增加运动量20%,用计步器作24h运动强度记录(入学前、离校前记录两次)。两组均在试验开始前及试验结束后作体能测试,并要求干预前后测量身高、体重,并及时记录。

2结果

干预组最终完成实验的为55人,男童31人,女童24人;对照组最终完成实验的为55人,男童31人,女童24人。

2.1超重及肥胖儿童干预前后情况对照

2.1.1超重及肥胖度变化对照组:超重→正常体重5例(9.1%),轻度肥胖→超重2例(3.64%),超重及肥胖情况不变33例(60%),肥胖程度加重15例(27.27%)。试验组:超重→正常体重9例(17.65%),轻度肥胖→超重6例(11.76%),中度肥胖→轻度肥胖2例(3.92%),肥胖情况不变29例(56.86%),肥胖程度加重(超重→轻度肥胖)5例(9.8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05,P<0.05)。

2.1.2干预前后两组皮脂厚度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皮脂厚度均有改变(皮脂变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干预前后两组运动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运动的步数、热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而干预组运动增加前后步数、热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3.1肥胖程度的变化干预前后两组的皮脂厚度虽均有改变(皮脂变薄),但无统计学意义。

3.2干预前后运动情况的变化干预前两组运动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过一年来的干预[每天减少静态少动时间(30min),增加运动量20%]情况分析(步数、热卡):干预组增加运动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3干预前后体能情况的变化从皮脂厚度、体能测试情况分析看:虽然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但从研究记录情况来看,无论皮脂厚度还是运动、柔韧性或者是平衡功能,运动后均有改善,体重轻的优于体重重的,肥胖度越重,体能改善情况越不明显。

4儿童控制体重注意事项

4.1注重饮食调理及行为矫正

实验证明,儿童期体重控制应是一个综合的方案,要认识到肥胖是一种与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孩子和家长切勿操之过急,改变家庭中易产生肥胖的多种因素至关重要。

4.2增加体力活动

应使儿童养成参加多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养成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运动应根据儿童身体特点,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并使儿童能持之以恒,选择如长跑、跳绳、踢球等全身性有氧运动,采用心率140~160次/每分钟的运动强度,每周锻炼3~5次。在运动中家长应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并督促子女完成训练方案。

参考文献

[1]贺秀莲.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z1):117.

[2]郑云.儿童肥胖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