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分析

李伟伟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方式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中抽取132例,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手术配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手术配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情况,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值得大范围使用。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配合护理;临床效果

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与畸形等类型疾病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使用概率很高,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在手术后,需要较长的卧床时间,并且由于患者年龄一般较高,合并症多,所以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使用科学的护理方式对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将我院132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方式与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中抽取132例,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0:36,其中股骨头骨折35例,坏死31例,平均年龄为(66.3±1.4)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2:34,股骨头骨折34例,坏死32例,平均年龄为(66.5±1.2)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与疾病类型、性别等进行临床资料上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手术配合护理方式。具体包括:

术前:在手术进行前的1至2天,护理人员增加巡视次数,详细询问患者情况,深入分析检查结果;指导患者详细检查,评估患者整体身份状况,例如脏器功能、营养情况、合并症等;患者在住院后处于陌生的环境,难免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尤其当手术时间临近时,不适感会增加。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理与精神状态。若发现患者情绪不稳定、对治疗态度消极等问题,需要加强心理疏导,了解原因,将治疗成功的案例介绍给患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术中:在手术开始前,仔细核对患者情况,耐心回答患者提问。若患者行动能力不佳,护理人员要帮助将其转移到手术台上;开通静脉通道,配合麻醉人员进行麻醉、置入导尿管;调整患者合适体位,保持侧卧,固定患者双手;在手术前20min,注射抗生素类药物;若患者存在哮喘合并症,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辅助治疗。

术后:在手术结束后,仔细包扎患者创口,固定纱布与敷药;协助将患者转移到平车上,推回病房。在该过程中,固定患者双腿,避免发生移动等问题;在临床护理中,做好病房护理人员交接班工作,并仔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针对患者以及家属在恢复期间提出的问题,详细、耐心回答;将护理与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与家属;饮食干预。患者在术后需要使用清淡、纤维素含量高的饮食计划,防止出现便秘。在手术后3天,可以补充一些蛋白含量高、含盐量低的食物。

1.3研究指标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依据为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2]。

1.4数据分析

数据资料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优势明显,能够防止患者由于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骨头长时间不能愈合,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所以,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对患者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由于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中多发,该类患者通常多病共存,出现多脏衰概率很高,因此在手术前加强患者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详细检查,先控制基础疾病,然后进行手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手术耐受性[4]。并且,高龄患者在手术配合上效果不佳,护理人员需要将术前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与家属,在术前12小时不能饮食,并对手术部位备皮处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将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器械与药品准备好,调试仪器性能,彻底消毒手术场所,合理调整手术室温度与湿度,避免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在手术中,各项操作严格遵守规程,熟练掌握手术方式,严密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若患者出血量较大,需要正确评估其状态是否正常,准备好血浆。另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足够的抗生素,将出现髋关节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

在使用骨水泥时需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混合放置凝固给固定效果造成影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混合骨水泥时不能沾水,骨和骨水泥之间严禁掺杂血液,保证骨水泥与骨面结合的牢固性;在将骨水泥置入时使用湿盐水腹纱对附近组织形成保护,避免骨水泥在聚合时散发热量对组织造成损伤。在手术后保证精心、全面的护理,帮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改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若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褥疮、便秘等并发症,需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手术医生与家属的要求。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方式与手术配合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手术配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情况,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霍春慧,邵艳辉,祈宝昌,等.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配合[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128-130.

[2]徐素华,罗哲贞,沈淑淼.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配合[J].河北医学,2013,19(8):1251-1254.

[3]范俊凤,沈喜玉,范小铁,等.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3):286-288.

[4]许庆利,范勇,王兴元,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2):106-110.

[5]叶茂,陈明,郑勇,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3):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