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换药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换药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

林竟菁刘林勇张宝羡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对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换药方法,减少小儿换药时疼痛及行动不便。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行包皮环切术后第一次到本院门诊换药室换药的患儿50例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行包皮环切术后第一次到本院换药患儿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沿用传统包扎方法,实验组采用一次性纸杯防护创面,并加强家庭延续护理。通过观察换药时疼痛及行动时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换药时疼痛及行动时疼痛减轻。结论:采用一次性纸杯防护创面及做好家庭延续护理能减轻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换药疼痛也无感染发生。

【关键词】小儿;包皮环切术;换药;改进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212-02

包茎或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包茎会阻碍阴茎发育,可诱发阴茎癌。包皮过长易患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如包皮炎、龟头炎、尿道炎。行包皮手术可防止包皮垢细菌滋生,消除病源,预防感染,减少不育危险因素。手术后有利于阴茎的二次生长发育。现本院包茎或包皮过长病人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行包皮环切吻合术,术后根据伤口情况换药2~3次,一周复诊。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手术比例占一大部分。由于手术部位敏感及小儿痛阈点低,对疼痛耐受程度较成人低,换药时患儿不配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恐惧、尖叫哭泣甚至拒绝伤口触及。给换药带来诸多不便,本院门诊从2016年7月份改为切口消毒后,直接用一次性纸杯套住阴茎[1],并加强与家长沟通家庭延续护理[2],不但减轻患儿疼痛,缩短换药时间,而且无发生不良反应,并获得家长好评,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行包皮环切术后第一次到本院门诊换药的患儿50例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行包皮环切术后第一次到本院门诊换药患儿50例为实验组。均为男性,年龄在6~14岁之间,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年龄、手术方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第一次换药时依次解开弹力绷带及消毒纱布后,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创面,然后用无菌凡士林纱布条、无菌纱布条、弹力绷带由内至外包缠创面,再剪一纱布套入阴茎覆盖,胶布固定,最后告知家属隔日再来换药,如有渗血、小便不畅等不适及时到院复查。

1.2.2实验组第一次换药时,依次解开弹力绷带,盐水充分湿润内层纱布后再拆除,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后,观察创面无渗血后,用一次性纸杯剪去底部,大口方向朝阴茎套住,胶布固定左右皮肤,并叮嘱家属早晚消毒创面,小便污染纸杯及时更换。如观察创面有渗血再用无菌凡士林纱布条、无菌纱布条、弹力绷带加以包扎固定,然后再套上纸杯。纸杯的选择:根据小儿年龄、阴茎大小选用直径6cm、容量100ml和直径7.4cm容量200ml两种纸杯[3]。

1.3评价标准

1.3.1根据患儿对疼痛语音描述将疼痛分级不疼痛0级,轻度疼痛1级,中度疼痛能忍受2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3级。

1.3.2自我感觉评价行走时是否引起疼痛或姿势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2。

3.讨论

包皮环切手术是门诊常见小手术,但因其部位特殊,敏感性较高,小儿心理及疼痛承受能力较成年人低。第一次换药尽量减少疼痛,缩短疼痛时间,减轻恐惧感,给患儿留下较好印象。充分湿润后相对好拆除纱布,避免撕时疼痛感。直接用一次性纸杯防护包皮创面,减少再次换药时拆除纱布疼痛,避免裤子摩擦引起疼痛。维护患儿良好形象。行包皮环切手术后一周内护理尤为注意。医务人员要耐心鼓励抚慰患儿,建立信任感。同时也要和家属做好沟通,告知家庭护理相关知识:如观察小便通畅与否,局部有无水肿、渗血,日常生活起居注意点,吻合钉脱落时间与处理。

4.小结

通过改进换药方法,有效减少患儿换药时换药后疼痛,提高患儿家属相关手术后知识及护理水平。一次性纸杯材料方便易取,操作简单,防护效果好,教会家属后可在家自行操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学雅.巧用一次性纸口杯防护包皮环切术后创面[J].当代护士.2013,9(9):150.

[2]刘华,张怀雁,洪家卿.家庭延续护理指导对包皮环切术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7﹚:66-67.

[3]周萍丽,许平,齐爱娇.九安士纸杯在小儿包皮包茎术后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