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传染病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基层社区传染病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杨立军

杨立军

(淄博市周村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55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社区医疗各方面工作逐渐得到落实,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基层社区已经成为全社会防控传染病的重要前沿阵地。但在卫生防疫监督体制改革渐步完善的过程中,基层社区传染病卫生防治工作仍存在部分新问题。该文通过对基层社区传染病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追溯问题根源,并进行相关应对措施的探究,以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在基层社区传染病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基层;社区;传染病;质量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56-02

近年来,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愈演愈烈的流行态势,因此,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基层社区作为卫生保健的新形式,在疾病群体防控、传染源控制及易感人群重点保护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为传染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传染病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全面,重视不充分,缺乏相应督导管理体系多项调查分析显示,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多数尚未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具体性质及所处地位形成清晰且明确的认识,甚至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存在重治轻防的观念,对于防控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不够,因此导致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步伐较大程度落后于临床工作。有些地区医疗卫生单位认为当地已多年未出现传染病暴发情形,卫生防控意识逐渐减淡,因此对上级卫生机构部署的防控工作疏于应付,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机制。尤其是部分乡、村卫生防治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对待防控工作缺乏责任心,存在不同程度的麻痹松懈,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隐患增加。

1.2服务规范性较差,服务体系不健全

服务不规范主要在于社区传染病防控、防治服务在我国尚属一项新的卫生服务项目,实践期较短,未积累足够的经验。具体表现为疫情防控管理松懈,传染病漏登、漏报现象较为突出。部分乡镇的预防保健部仅从当地卫生院的业务科室获取传染病登记、报告的基本信息,只有在科室有登记,预防保健部才有相关记录,否则既无登记也无报告,漏报现象严重。另外部分单位对于外地前来就诊的传染病患者既不登记、转卡,也不隔离,任其发展,最终导致疫情散播。而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在于社区传染病防控服务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即过于重视疾病治疗,相对弱化了疾病的预防工作,防控服务无法协调开展。究其原因在于服务水平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多数医疗单位日常防控、防治服务尚未能平衡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冲突,较低的经济利益使基层社区传染病的防控服务发展束缚,重治轻防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或长期局限于预防接种这类能创造经济利益的防控服务上。

1.3乡镇卫生防疫工作亟待增强

乡镇预防保健部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但近几年来,乡镇预防保健机构多存在着投入经费不足、卫生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不够,又无相应的医疗检验设备,单凭以往经验和临床症状就下结论,甚至对部分传染病无诊断能力,最终将造成个别乡镇预防保健部难以维持,面临瘫痪,这将成为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间环节的瓶颈,相应防控措施无法落实到位。

2加强传染病质量管理相关对策

2.1建立疾病控制新体制,调整工作制度规范及组织协调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疾病防控工作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疾病控制新体制一方面要有利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各方面疾病控制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有利于疾病控制管理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从而满足群众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规范的工作制度及良好的组织协调机制为卫生防控、防治服务正常、高效开展与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基层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应以过往控制服务经验为前提,结合自身社区群体特点,对工作制度规范及组织协调机制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规范和合理的组织协调机制,提高内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效率和准确度。

2.2强化资金及设备支持,加快队伍建设

鉴于防疫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确保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投入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保健工作全面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获取更多资金及更优良的设备支持,内部人员的技能培训才能逐步顺利进行与改进,后续工作才能有序展开。同时更新仪器设备,提高疾病控制检测技术水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确保重点疾病不再暴发流行。如何提高基层卫生防疫队伍整体素质也是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防控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刻不容缓。(1)要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业务培训,如传染病管理知识、传染病报告管理及消毒隔离等专业知识;(2)要定期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与测试,使其掌握和增强对传染病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3)依照传染病目标分级管理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制度培训,使各岗位工作人员行有规范,做有准则;(4)做好疫情过程中的培训,使参与应急工作的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知识,增强共同参与传染病报告管理意识。

2.3严格程序,全面强化传染病质量控制,保证无遗漏

针对传染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充分发挥三级医疗保健网络作用。具体措施包括:(1)每天对报告的所有传染病进行包括门诊日志、出院、入院登记本、传染病接收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纸质卡和电子卡)5项核对;(2)定期到各科室查看工作日志、患者登记本,查缺补漏,确认无误后填报报告卡及各种登记本。加强资料管理,定期分类分析归档,系统化资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迟发、漏发发生;(3)重大疫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传染病管理的重点是现场,应及时联系相关医务人员到病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掌握完整的资料和可靠的线索,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基层社区传染病防控是传染病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更加务实、高效地针对传染病不同特点加以探索,提高传染病管理防控整体质量,为群众的健康铸就一道防线。

2.4加大科技卫生技术的应用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科技和信息高度发展的时期,作为公共卫生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技卫生技术对疾病的传播和蔓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把疾病的相关信息上传到网上,例如可以把疾病的发病特点和情况、疾病预防的主要方法、疾病控制情况、检测的方法和治疗措施等内容,实现信息实现共享,有效进行传染病的控制。

2.5强力控制传染源

通过控制传染源是达到控制传染病蔓延和流行的主要途径,所以公共卫生部门要积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实时检查,争取在最早的时间发现患病人员,积极采取应对的解决措施,记录相关的发病情况,做好实时记录并上交报告。针对出现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报告、早治疗和隔离的应对措施,从而才能有效地对传染源进行控制,防止传染疾病的蔓延和流行。

2.6加强疾病控制教育宣传工作

通过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教育和宣传是我国目前主要进行疾病防疫运用的主要措施,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途径。由于目前针对一些新发的传染性疾病还没有确切的免疫疫苗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对疾病进行宣传和预防是较为迫切且必要的工作。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看来,对于急性的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控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操作模式,所以想要从控制传染源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必须要积极展开对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针对公共卫生的教育方面社会公众可分为普通群众以及医疗卫生工作者。针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包括:加强群众们整体文明的素质和健康意识,加强对他们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定期在群众中展开常见的传染病知识的宣传,让他们对传染病发病的特点和症状深入了解,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预防意识,普及相关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展开疾病急救措施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公共卫生事业的服务机构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在基层的疾病宣传和教育方面,可以积极采用乡村广播、基层卫生宣传栏和咨询点等方面的设施,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群众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针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基本的专业的职业技能,加强他们对新型的传染病的深入认识和锻炼他们采取应对的解决措施的能力;在患病人员群众展开相关的教育和治疗工作时,要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防护意识,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结语

总之,传染病管理工作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也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积极保障,更需要广大群众的踊跃参与,在以往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发挥好基层社区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有效实现传染病防治的立体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贾正凯.浅谈社区传染病控制措施[J].医学信息,2011,24(6):2809-2810.

[2]张红梅.社区传染病访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1):57-58.

[3]浦玲芬.社区传染病控制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2010,29(3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