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研教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浅谈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研教改

赵华兰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纳金小学赵华兰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并将它理解、体悟、内化,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教研教改就是现代教学中重要部分。本文将从理论联系实际、明确的目的性、课堂反思、个案研究等几方面来谈现代教学的教研教改,从而使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关键词:教研教改明确的目的课堂反思个案研究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要使他们对教师所传递的内容有所理解、体悟、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言行,教师的水平将会得到不断提高,从而逐步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一、目的明确的教研教改

我们的教育,只有目的明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才能切中要害,产生教育效果。要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使我们的“言传”以学生需要为目标,触及焦点,揭示主题,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的应用题中,我先让学生摆出6朵绿花,9朵红花,然后问他们:“绿花有几朵?红花比绿花多几朵?红花有几朵?”先让他们认识这种题目的形式。然后让学生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要求△比○多2个,求第二行摆了()个△。通过学生的操作和老师的指导,学生体会到要摆比○多2个的△,就要先摆和○同样多5个△外,再比○多2个的△,求第二行摆()个△,就是把这两部分合在一起。这样有目的的引导,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同时这样的操作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促进智力活动的有序发展。

二、课堂反思中的教研教改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的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深究教学的决策和技巧,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的步骤和进度,增强计划性,确定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具体情况的策略及完整的实施方案。对情景创设、组织活动、指导探究等,都要适当地分配时间,把握好操作环节,以避免松散现象。

2、反思学生注意力情况,借助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保持。

3、及时发现课堂中的新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解决。

4、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析和反思。

(二)怎样反思

教师可写反思日记、可相互观摩听课,详细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并对此进行讨论分析。还可进行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任课教师聚在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所共享。

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案例集、同事指导建议等自我评价和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个案研究的教研教改

针对教师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更应倡导进行个案研究。在新的课改中,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个案研究对于教师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教师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个案研究中要求个案必须真实,且个案代表某类事件或事物,具有典型性。

个案研究是通过一个个体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条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归纳找到能概括这个个体的特征及原因。在个案研究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先通过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加深对个案的认识和理论观点的阐发。最后再寻找形成个体特征的原因,并提出教育的建议。

四、对数学作业的研究

由于本人曾长期在教务处工作,经常会接触到各班的作业,发现有70%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大部分学生希望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主要因为:

(一)当前学生数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1、作业量过大;2、作业中的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3、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题少;4、作业评价单调。

(二)更新作业观念

1、作业是学生能力的表现。

学生完成作业,需要动脑、动手,需要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自己有所创造。教师批改作业,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状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判断某个答案的正误层面上。

2、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有差异的。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他们将做出水平各异的作业来。

3、学生作业过程需要指导。

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等因为年龄的因素还存在着不确定性,有效的作业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载体。但必须要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保证。

4、学生作业需要及时得到肯定的评价。

在调查中,有82%的学生认为教师批改作业的评语给了自己鼓励和学习的动力,由此可见,得到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肯定是学生心理的需要。

5、教师是作业活动的引导者。

学生年龄小,无论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技巧,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作业模式的转变

1、尊重学生,作业内容个性化、自主化。

2、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3、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小学数学(小学版)陆骅《关注数学教学中的“盲从”现象》2007年第六期。

【2】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小学数学(小学版)陈红霞《对小学数学作业的研究》2007年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