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开放性眼外伤术后护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复杂开放性眼外伤术后护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揭子英

揭子英(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443000)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318-01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复杂开放性眼外伤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充分考虑预后影响因素并作出相应的护理,是保证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疗效的关键。

开放性眼外伤以其复杂性与高致盲率日益受到临床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玻璃体手术应用于眼外伤的处理以来,许多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的治疗,其确切的疗效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一致认可,然而,患眼的预后还受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护理在预后起着相当重要作用

1.预后影响因素

1.1伤情对于眼外伤,伤情决定预后,严重开放性眼外伤遵循同样规律。异物合并玻血预后相对较佳,主要与药物治疗无效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了玻璃体腔内的病原菌及毒素,减少了对健存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有关[1]。

1.2外伤类型不同类型其治疗效果不同。锐器伤治愈率高于钝器伤,单纯角膜伤口患者治愈率高于后部巩膜伤口和角巩膜伤口患者[2]

1.3手术时机,一般情况下伤后2周左右手术最佳。[2]伤后7~14d行玻璃体手术者治愈率明显高于伤后7d内及伤后14d后行玻璃体手术者。过早手术,因玻璃体后脱离尚未发生,术中易产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另外也极易残留玻璃体皮质而导致术后牵引性网膜脱离的发生。伤后2周左右,伤眼炎症相对稳定,玻璃体后脱离会自发形成,此时手术则减少了手术难度;2周左右初期伤口基本愈合,亦能耐受玻璃体手术的创伤,此时亦是玻璃体内细胞增殖期,故2周左右手术是最佳时机。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在处理复杂眼外伤有较好的效果[5]复杂开放性眼外伤显微手术的一期修复水平决定着伤眼的命运,准确把握二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时机,使外伤眼的救治具有系统性,对伤眼的预后至关重要。[6]

2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包扎术眼,限止眼球活动,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嘱病人术后多食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勿食带骨或需费力咀嚼的硬性食物;增加含粗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控制室内温度,注意保暖。

2.2体位护理术后的特殊体位对于复杂性眼外伤很重要,保持必要的特殊头位和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每天16小时持续20-60天。指导患者在保持俯卧位头部不动进行或行走均保持面向下的情况下采取灵活体位,可坐卧交替。或采用膝胸卧位,利用马蹿开工艺额颜胸垫等辅助设备保持舒适有效体位,对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患者应多采取坐位。并注意观察吸,血压。心率的变化。患者如术中注气或硅油充填,需按医嘱取“头低位”,使颜面部和地面保持平行。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凹型枕,定时更换体位,俯卧位时,将软枕置于胸腹部,凹型枕垫在额部,患者双手自然交叉于头部前方;坐位时,将凹型枕置于床边,患者额部放在凹型枕上,并使头、颈部成90°角。为缓解特殊体位给患者带来肌肉疲劳、酸痛,适时对其颈部、肩部及腰背部进行按摩,使患者能够保持规定的体位。

2.3出院指导术后6个月不能做重体力劳动,避免震动和剧烈活动,定期复查。

3.小结

正确、及时、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严密的病情观察,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知识层面和护理技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EndophthalmitisVitrectomyStudyGroup.Arandomizedtrialofimmediatevitrectomyandofintravenousantibioticsfortreatmentofpostoperativebacterialendophthalmitis[J].ArchOphthalmol,1995,113:1479.

[2]张保松,复杂开放性眼外伤手术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眼科新进展2012(12)1182-1184.

[3]MachemerR.Anupdateclassificationofretinaldetachmentwith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J].AmJOphthalomol,1991,112(2):159.

[4]陆丽红,朱豫,张效房,等.开放性眼球损伤的分度与视力预后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20(2):101.

[5]陈吉婷,李学喜,王志军.前段玻璃体切割在复杂眼外伤手术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1(05)464-467.

[6]胡运韬,彭秀军,杨明迪,刘海林,刘小莉.系统救治复杂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05):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