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基层医院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分析

马彬

衡阳县岘山镇卫生院湖南衡阳421205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给予抗菌药物类别、间隔和方法。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0例呼吸系统病例资料,分析抗菌药物的给药情况。结果给药途径:静滴、静注和口服;类别:抗菌药物中,排在首列的喹诺酮类药物约占52.82%,头孢菌素类位居第二,氨基糖苷类仅1.21%;二联用药占81.05%,单用药占13.31%,三联占2.82%。结论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给药抗菌药物,保证用药合理性。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给药

医院门诊、住院部中,占比最高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多给予抗菌药物。根据《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999年)所提出的抗菌素用药原则,需结合培养报告调整抗菌谱[1]。笔者通过对我院25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给药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地点:我院门诊、住院部;时间: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象:25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科室:呼吸科。本次共抽查250分病例,均源自呼吸科患者;排除住院时间<1d者2份,实际调查248份。年龄18-88岁,中位(64±1.2)岁;住院时间为1-34d,中位16d。通过对特征性病案进行整理,探讨了基层医院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情况。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主要包含患者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基本种类、给药途径和间隔。根据特征性病案,分析临床给药方法、间隔和剂量的合理情况,强调药效学、药动学的重要作用。

2结果

2.1抗菌素药物应用情况

通过对本组248名患者展开调查,结果得出:抗菌药物中,排在首列的喹诺酮类药物约占52.82%,头孢菌素类位居第二,而氨基糖苷类则仅1.21%,具体见

3讨论

3.1用药特点

呼吸科以老年患者居多。老龄人身体功能衰退,加上自身免疫力下降等,易感染各种疾病。从例数和时间上看,我院呼吸科以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这两类抗生素为主。本调查20例肺炎患者,经细菌学检查未果,使用氟喹诺酮治疗,给药1次/日,可予口服、静脉输注,操作简单。老龄人的机体内环境失衡,吸收、分解功能下降,机体易形成毒性。正因为这样,临床需控制预防用药。通过调查,我院主要采用静滴、静注以及口服三种给药途径,占89.91%(223/248);排在首列的喹诺酮类药物占52.82%,头孢菌素类位居第二,而氨基糖苷类则仅1.21%;我院仅有8例患者使用预防用药,占3.22%,安全性较高。

3.2用药方法与剂量

临床需以药效学、药动学为依据,对抗菌药物制定相应的给药方案。抗菌药主要分成下列两类:1)杀菌剂(均为浓度依赖型),浓度与杀菌力呈正相关,大剂量,给药频率:1次/日;2)杀菌剂(时间依赖型),药物浓度一般大于MIC。需选用长效性抗菌药物,或频繁给药[2]。可见,临床需控制好给药剂量,并保证相应的疗程。剂量太小,疗效不佳,且细菌耐药性强;反之,则极易浪费药物,产生各种毒副作用。我院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为左氧氟沙星(左克)。该药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疗程短适宜大剂量给药,其疗效往往是由AUC/MIC决定,静滴给药,1次/日。通过适度增加左氧氟沙星剂量,能够帮助患者抬高药物浓度(药物浓度直接关系肺部感染的治疗),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再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PK/PD特点,则适宜短疗程用药。呼吸科医师在为患者确定给药剂量前,需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等特征,通常选择成年人1/2-1/3或者是3/4剂量即可。针对那些从肾排泄,治疗指数相对偏小的药物,剂量可实现个体化给药。根据老龄患者实际,科学给予抗菌药物,参考肾功能(肾清除率)适时对剂量、间隔时间做出调整,能降低给药的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时,需注重结合临床实践。在事先开展病理微生物检测的基础上,科学使用抗生素。不过,临床实际难以做到这点。部分患者病情严重,不容耽搁,在检测结果出来前仅可凭经验给药。另外,若对所有患者展开检测,需耗费较高的治疗成本。鉴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医师在参考《指导原则》的同时,应以患者健康为前提进行及时救治。对基层医院而言,若缺乏足够的硬件条件,则需因病制宜地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玉萍.抗菌药治疗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应用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06)

[2]钟婷婷.抗菌药物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80例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24)

[3]李建伟,周子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某院急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J].药品评价.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