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溺水病人院前急救护理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26例溺水病人院前急救护理的体会

谢红

谢红

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总结26例溺水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26例溺水病人,对其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探究溺水病人院前急救护理效果。结果:26例患者,其中有3例轻度溺水患者留在急诊科继续观察,3例因溺水时间超过30分钟而当场死亡,其他20例溺水患者进行抢救,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均康复出院,并且无任何后遗症。结论:给予溺水患者快速正确的现场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前提,对其进行持续有效的监护及急救同样也非常重要,所以,给予溺水患者积极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溺水;院前急救;护理

溺水是一种急诊科常见的急诊,又叫淹溺,由于人被淹没在水或其他液体中,水、泥沙、杂草等将呼吸道塞住,导致人体出现换气功能障碍及反射性喉头痉挛,进而出现缺氧或窒息现象,最终改变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溺水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是意外伤害中的重要死亡原因。对于溺水者来说,最为严重的就是由于缺氧而导致的呼吸及心脏骤停,所以,给予溺水者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显得非常重要[1]。本文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30例溺水病人,总结26例溺水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26例溺水病人,男15例,女11例,年龄5岁至70岁,平均年龄(26.4±5.7)岁。游泳溺水例11例,失足落水9例,跳河自杀6例。溺水时间1分钟至5分钟有3例,5分钟至20分钟12例,20分钟至30分钟8例,30分钟以上3例。患者在救起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当场死亡3例,同时伴无心跳8例,无自主呼吸15例。

1.2方法

1.2.1急诊护理人员要听清电话内容,并在3分钟之内出车,在路途中将需要药物及器械准备好。

1.2.2患者救离出水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查看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病理反射等,对其情况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施救方法的正确性。开放气道,将患者口腔及鼻腔中的衣物清理干净,根据患者表现的特征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患者牙关紧咬,就要使用开口器将其撬开,并在是指上包裹纱布,将杂物从患者口中清理出来。解开患者衣领,松开裤袋,减少对患者的压迫,如果患者有假牙,需要将假牙拿下,这样有利于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有效呼吸。当控水处理不彻底时,需要将患者腰部抱起,患者姿势为背朝上、头向下垂,尽最大可能将患者肺内、气管内、胃内的积水排出。

1.2.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心脏停止等情况,需要立刻给予人工心脏复苏。溺水者成功复苏的重点是通过尽早给予基础生命支持,进而恢复有效的呼吸及循环,这样也有利于减少病死人数,防止溺水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在进行心脏复苏时,要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缺氧及自主呼吸情况,

1.2.4针对心脏复苏有效者,可以给予中高氧流量吸氧。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者的保温工作,将患者潮湿的衣服脱去,给予毛毯或棉被进行包裹。使用静脉留置针,选择近心大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抢救用药准备。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呼吸不规律,要尽早给予呼吸球囊辅助通气,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如果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并使用车载呼吸机。如果心电监测提示有室颤波,要给予除颤[2]。

1.2.5在院前心脏复苏成功后,要立刻转送至医院。路途中,给予患者头低足高卧位,通畅情况下,患者足部抬高15°至20°最佳,这样有利于清除患者呼吸道杂物,防止患者出现窒息,避免为内容物吸入气道,能改善及恢复患者脑部血流[3]。

1.2.6转运途中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给予患者合适体位,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要去除枕头,并将患者头向一侧偏过。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以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有利于促进患者呼吸顺畅,并给予患者氧气,与院内取得联系,将患者基本情况告诉科室,做好抢救准备,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保证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

2结果

26例患者,其中有3例轻度溺水患者留在急诊科继续观察,3例因溺水时间超过30分钟而当场死亡,其他20例溺水患者进行抢救,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均康复出院,并且无任何后遗症。

3讨论

溺水患者呼吸和寒冷引起心肺、呼吸功能的紊乱,严重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导致患者机体内环境失衡,进而严重损伤患者全身各个重要脏器。给予溺水患者早期及有效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将患者尽早救离出水,并给予有效的心腹复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对于溺水患者来说,最为紧急的情况就是心跳与呼吸骤停。给予溺水者早期基础生命支持,有利于促进呼吸循环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心肺复苏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技术,在一定情况下,提高复苏质量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在急救人员到达后,要严格按照救治程序,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4]。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尽快进行转运。给予溺水患者早期气管插管,能保证充分通气,使氧合得到有效改善,控制有效血压,确保心脑灌注,使患者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得到尽早的纠正,防止因为缺血缺氧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脑损伤,尽早给予患者电除颤,能有效保证复苏成功率[5]。所以,给予溺水者快速正确但是现场救护,保证转运措施的有效性,不仅保证了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还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机会与时间,提高了溺水者抢救成功率。

溺水后,水灌入呼吸道,会导致患者昏迷,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出现了缺氧症状,如果窒息时间在5分钟至6分钟,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心博骤停现象,所以,及时有效的救治溺水患者显得非常重要。给予患者正确的院前急救,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病死,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另一方面,要想提高溺水抢救成功率,还要积极宣传急救知识,提高人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提高社会救治能力,做好安全预防,对溺水者进行及时的营救,做到争分夺秒,快速有效的进行与去年前急救[6]。所以,医务工作者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面向社会宣传急救知识。

参考文献:

[1]孙荣距,赵晓东,黎檀实.溺水急救过程中的几点问题思考[J].中国急救医学,2015(8):762-764.

[2]张建中.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04(20):14-15.

[3]栗慧娟.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5(3):321-322.

[4]钟小美.溺水病人的急救护理及体会[J].人人健康,2016,10(20):107-108.

[5]赵菠.溺水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15):6-6.

[6]王丽.溺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