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持续利用系统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资源持续利用系统规划

刘香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青海西宁810012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随着城市的发展,水资源越发匮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规划是保证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是维护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提出新型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理论和可操作方法。通过对目前水资源系统规划的不足、新型水资源系统规划的原则、水资源系统规划的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能够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资源;系统规划;持续利用

目前的水资源系统规划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针对性的提出新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规划的理念,旨在改善环境恶化问题,维持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1、水资源系统规划

水资源系统规划主要是从整体出发,按照系统领域内的国家经济发展现状来确定各个部门用水的需求量,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地表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以及动态模拟,制定不同区域内的水资源规划目标、任务和方案。水资源系统规划主要包含对水资源治理开发方向的确定、制定合适的规划方案以及构思合理的系统开发治理流程等。实行水资源系统规划主要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为其提供充足且高质的水资源。水资源的系统规划中用到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隶属于对建设项目的评定,主要是面向对修建的水资源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定,然后总结得出资源和环境对于水资源规划方案的限制力度,防止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2、水资源系统规划原则

结合世界各个国家的水资源系统规划经验,需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全面规划、和谐发展。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需要对国家的经济收益和社会需求以及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以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现状作为依据,全面合理地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和规划,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节约,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其二,需要根据水源的状况来规划水资源利用方案。由于不同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利用以及水资源污染的程度都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各个区域都需要按照其当前的状况来设计规划方案,并采取合理的污染质量计划,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开展系统规划工作。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每项责任都能分配到相关的工作人员身上,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从而积极参与规划管理工作,保证计划的全面实行。

3、现行水资源规划与环境评价的主要不足

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就必须要维护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在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发展需求,同时也能使后代的需求得到满足。水资源的的可持续使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判断社会是否进步的总指标,而且也是作为创建的新型水资源系统规划的评判标准,以及探究旧式水资源规划之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据此,分析得出当前的水资源规划和环境评价存在的不足如下:

3.1传统式发展经济造成的根本性缺陷

对传统式的水资源规划进行评判主要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入手,其理论知识、指导理念以及执行原则都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目标为中心的。虽然在水资源建设方案确定之后,以环境影响为评价指标设定了专门的环保和防污染措施,不过在真正选择建设方案时,却不会将环保因素作为考虑的重点,仅仅只是认为方案的执行对环境带来的干扰在环境承受限度以内即可。这样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相悖,水资源规划的方案只有在满足经济性和环保可持续性时,才能保证该项规划对执行地区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实有益。

3.2经济规划与环境评价的缺陷

因为当前的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所牵涉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实施所带来的影响,评价范围十分有限和封闭,而且在对环境进行评价时,只是以环境因素为评价指标,分析和评价的核心点都很单一,通常都是将评价目标集中在单个环境要素的变化、改变过程、影响程度以及环境对污染的承受能力等方面,而不是为了探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的系统与生态经济严重脱节,不能对环境的改变、社会的发展以及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获得全面有效的判断。

3.3现行水资源规划内部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不够

现行的环境评价工作虽然会对系统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进行社会影响、生物、化学等多个方面的评价,不过却没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没能将经济指标一同归入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所以,获得的预测数据与评价结果不能够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答,从而使得环境变化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明确的答案,使社会和环境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变得难以确定。

4、新型水资源系统规划构想

4.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规划原则

相对于传统经济型水资源规划模式,新型水资源规划至少还需要遵循四个原则,才能确保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第一、公平性原则。公平合理的分配有限资源,重点建设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公平分配水资源。第二、水资源及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环境承受能力,对水资源承受能力进行合理分析,确保地区的发展水平不超过当地环境容量限度。第三、维持生物的生命力和多样性原则。确保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物质循环正常运转和生物链完整,确保水资源具有再生能力。第四、建立适应环境与发展的管理制度。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系统规划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能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4.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规划层次与主要内容

水资源规划可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有其主要任务和内容。第一、宏观层次,从国家或者区域,从大江或者河流等角度出发,规划的依据是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水资源的需求、资源配置需求等因素,从而能够合理解决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一层面水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区域内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现状、水资源需求规划和供需之间的平衡、区域人口、环境承载能力等。第二、中观层次,从中等规模的河流、行政区等角度出发,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对区域内污染总量进行控制与治理极其重要,在中观层面,水资源规划中对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控制是地区发展的主要约束和技术方式。第三、微观层面,这一层面是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中某一项任务或者部门的水资源规划,比如,防洪、农业供水、居民供水、发电等。

4.3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

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在于能够可持续地使用水资源,能够满足当地日常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求,并且维持相邻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对水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实则是对当地的生态经济进行总体的布局,其中实施的每项计划都会牵涉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关联的要素十分广泛,不仅需要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还需要对社会和环境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从而制定合理的方案,使其水资源利用问题得到解决。

结束语:

对水资源的系统开发利用,实质上是水资源与生态经济的复合系统,所制定的方案需要从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次出发,建立良性的水资源利用运行机制,使水利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苏海波.浅谈水资源的系统规划与持续利用[A].建筑科技与管理,2013.

[2]王雪峰,贾玉贵.华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16,(7):25-27.

[3]崔娇利.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