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粉刺病名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

袁安翠1高歆昌1程宏斌2伍景平2唐定书2

袁安翠1高歆昌1程宏斌2伍景平2唐定书2(指导老师)

(1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10072)

【摘要】本文从粉刺病名入手,整理历代关于粉刺的文献,通过西医痤疮表现和古籍文献关于粉刺的描述,对其表现与不同时期的病名进行论述,以期发现中西医病名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粉刺病名虽多,但有一定规律性,“粉刺”与“皰”是其分界线,但“粉刺”亦有非粉刺病,“皰”亦有非痤病的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035-02

中医学中粉刺称谓多,如皶、痤、粉刺、酒皶鼻、肺风粉刺、粉疵、面皰、皶疱、面皯皰等,后学者不可名其理,加之其临床病机经过内经的“寒薄为皶,郁乃痤”到目前肺热、血热的转变,更是对其病名晦涩难懂,对古文所指“皶”“痤”提出质疑是否是今之痤疮。目前通行教科书均依据《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以及《医宗金鉴》“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将本病命名统一为肺风粉刺或粉刺,现对历代粉刺不同病名进行解析分类研究,报道如下。

1、皶、痤

“皶”、“痤”首见于《黄帝内经》中“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说明早在内经及以前一段时期古人已对本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变有了初步认识:皶为轻,痤为重。《类经》对其注释为“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疖,是名曰痤”;《皇帝内经素问吴注》:“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膜当寒,脂液遂凝于玄府,皶刺生于皮中,俗称粉刺。痤,疖也,内蕴血脓,形大如枣者”;而《素问经注节解》按:“皶,俗名粉刺是也。若不解散,郁积之久,不止于皶而且为痤矣”。可以看出古人认为“皶”与“痤”是一个病两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有关联性,且皶为粉刺,痤为小疖,分别相当于西医痤疮中的白头或黑头粉刺和丘疹、脓疱、结节等内容。

2、粉刺

唐王冰注《素问》对白头粉刺、黑头粉刺、脓疱、脓肿等皮损形态等有了形象的叙述,并且最早提出了粉刺脓成决以火针的外治方法。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稸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解表已。玄府,谓汗空也。痤,谓色赤月真愤。内蕴血脓,形小而大如酸枣,或如按豆,此皆阳气内郁所为,待软而攻之,大甚焫出之”。随后多数医家明确提出“皶”俗称粉刺,如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载:“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此阳为阴遏,而不通畅,故迫为皶,粉刺也”;楼英《医学纲目》“苑,积也。皶曰粉刺,形如米如针也。痤,小疖也”;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载:“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膜当寒,脂液遂凝于玄府,皶刺生于皮中,俗称粉刺。痤,疖也,内蕴血脓,形大如枣者”。明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最早提到粉刺其病因由“一论面上粉刺者,肺火也”。清姚止庵的《素问经注节解》载“皶,俗名粉刺是也。若不解散,郁积之久,不止于皶而且为痤矣”。清代《医经原旨》载“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清李学川的《针灸逢源》载:“液凝于肤胰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重乃或痤,阳气者”。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肺风、粉刺、酒皶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宜真君妙贴散加白附子敷之,内服枇杷叶丸、黄芩清肺饮”,论述了“肺风、粉刺、酒皶鼻”三者同种,均属血热郁滞不散,其中所列“枇杷清肺饮”为治疗粉刺的著名效方,为目前临床所用。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载:“又有粉刺者,与皶鼻、肺风三名同种,总皆血热滞而不散之故”。

3、肺风粉刺

《医宗金鉴》曰:“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百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加之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肺风、粉刺、酒皶鼻三名同种”的论述,肺风粉刺也为目前痤疮临床使用中医病名之一。

4、粉疵

清顾世澄《疡医大全》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启玄》),粉刺即粉疵。乃肺热而风吹之,多成此疵,虽无关人累,然书生娇女,各多此病,亦欠丰致。治以灭瘢丹为之添容”,书中指出粉刺即粉疵,即是西医的痤疮,为青少年男女常见病,虽对患者生命没有危害,但好发于面部,有碍美观。

5、粉皶

清黄元御《素问悬解》中“若汗出偏沮,则是经络偏闭,其无汗之处,必病偏枯。若汗出窍开,而见湿气,浸淫孔穴,阻碍气道,卫气郁遏,发于气门,冲突皮肤,则生痤痱。(疖之小者为痤,更小为痱。)若劳烦汗出,当风感寒,寒气外薄,(薄,迫也。)汗液内凝,则结为粉皶。(皶,粉刺也。)若郁于皮肉之间,肉腐脓生,乃成痤证”,此处有粉皶即为粉刺的描述,也是西医痤疮中白头或黑头粉刺的表现内容,若郁而化脓即为丘疹、丘脓疱疹的痤疮范畴。

6、酒刺、肺风酒刺

清顾世澄《疡医大全》肺风粉刺门主论载:“肺风属肺热,粉刺、酒渣鼻、酒刺属肺经,四名同类,皆由血热郁滞不散。又有好饮者,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经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当分受于何经以治之”。说明酒刺也疑似粉刺的表现内容,但又曰“酒刺俗名谷嘴疮,面上酒刺并酒,切忌手搔手挤,只用无灰好盐炒过,如痒,即将炒盐擦之;如出血出水,即将盐按在伤处立止。久即除根”,故临床上酒刺与肺风酒刺当为粉刺别名值得深入研究。

7、面滓

宋《圣济总录》中有“论曰面滓者,是粉刺也。面上有滓如米粒,此由肤腠受于风邪,搏于津脉之气,因虚而作,亦邪入虚肌使之然也”,说明面滓也是粉刺的一个别名或地方称呼不同而已,当属现痤疮中白头或黑头粉刺的内容。

8、嗣面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嗣面候》中记载:“嗣面者,云面皮上有滓如米粒者也,此由肤膝受于风邪,搏于津液,津液之气,因虚作之也,”,依据宋《圣济总录》“论曰面滓者,是粉刺也。面上有滓如米粒”的论述,当认同嗣面与面滓同样,均属“面上有滓如米粒”表现的粉刺内容。

9、面皰、皶疱

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曰:“面皰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也”,此处面皰相当于丘疹、丘脓疱疹的痤疮表现内容。同时在书中指出有“饮酒热未解,以冷水洗面,令人面发疮,轻者皶疱”的病机描述。

12、面皯皰

宋《圣济总录·面皯皰》中“论曰面皯疱者,面生皶疱,细起如粟谷状,由风热相搏而生,盖诸阳在于头面。风热乘之,结而不散,故成皯皰。养生方说醉不可露卧,及饮酒热未解,冷水洗面,令人面发疮,轻为皶疱,正谓此也”,由此可以看出,皶疱郁而不散乃成皯皰,皶疱为痤疮中的白头黑头粉刺与丘疹、丘脓疱疹的表现,而皯皰则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囊肿几种表现内容。

上述“皶、粉刺、粉疵、粉皶、酒刺、面滓、嗣面、皶疱”等均属于痤疮中的白头或黑头粉刺,而“痤、面疱、面皯皰”等均属痤疮中的丘疹、结节、脓疱、囊肿、脓肿的表现内容,均属目前痤疮病的范畴。当然,粉刺与痤的称呼在古人也并非均代表痤疮,在特定历史时期以及条件下,部分医著记载所描述的“粉刺”、“痤”并非痤疮范畴,而类于今日之痱子疮、瘾疹、坐板疮、粉花疮(接触性皮炎)。列举如下:

1、痱子

宋《圣济总录》载:“论曰经谓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盖热盛汗出,阳气发泄而腠理疏,反以寒水洗浴,则热气内郁于皮腠之间,轻则为痱,重则为痤也,世俗通谓之痱子疮,其状皮肉如毫针所刺,遍体细疮如麸片,愈而复发者是也;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痤疿者,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草刺,此因热体见风毛窍所闭。宜服消风散,洗用苦参汤;甚者皮损,匝匝成疮,以鹅黄散软绢帛蘸药扑之”。根据其描述的典型临床表现,可判断“痤痱”为痱子疮。

2、瘾疹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载:“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痱,即瘾疹属也,类也,此皆谓外邪郁肌肉玄府之热者矣。然则与《内经》言少阳少阴而君相二火,客热之胜为丹疹外发者,方论中则无有也。故人气、君相二火郁发而变者,宜乎未之及耳”;清凌晓五《凌临灵方》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痤即风斑也,脉弦数。治宜调理祛法风湿”。根据描述的白色或红色风团,且瘙痒无定,可判断为瘾疹。

3、坐板疮

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记载:“痤痱疮者,俗名坐板疮。生于两股,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毛刺,甚者皮损粘衣。此由脾经湿热湿毒郁久而成,或有因久坐卑湿之地,或坐烈日石上,酿成湿热,亦能致之。此处乃至阴之所,血亦罕来,药力少至,当用外治,法以苦参汤洗之,掺以鹅黄散。”

4、粉花疮

明申斗垣《外科启玄》“妇女面生窠?作痒。名曰粉花疮。乃肺受风热。或绞面感风。致生粉刺”。上述有“粉刺”表现称为粉花疮者当属接触性皮炎,而非痤疮。

综上,历代医籍中收录有大量关于痤疮的记载,从粉刺病名入手,整理历代关于粉刺的文献,通过西医痤疮表现和古籍文献关于粉刺的描述,对其表现与不同时期病名进行比较其相关性,可以看出粉刺病名虽多,但有一定规律性,“粉刺”与“皰”是其分界线,但“粉刺”亦有非粉刺病,“皰”亦有非痤病的表现形式。“粉刺”、“肺风粉刺”病名为临床所习用,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对痤疮病名的整理,为痤疮的规范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查阅古籍文献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