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许海燕

许海燕甘肃省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734308

摘要:“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所以,破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必须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浅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处在边远、外出率特高的农村,我们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对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而产生的“亲情饥渴”深表同情,发现他们的心理、性格健康或不健康等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做好这些留守生的教育管理,已不仅仅需要家庭的责任,更需要学校、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学校把“留守学生”当作一项课题研究

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班主任要把本班留守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学生的住址、家长的联系电话、监护人、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整理好建立成家长联系卡;经常与父母联系,介绍学生的平时情况,定期通电话家访,跟踪思想教育,取得家长的支持并指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

其次,建立心理有偏差学生的档案。我们实行教师包挂学生的制度,让任课老师一起做此类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校而言,任课老师也是德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心理老师,他们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正如教育家彼得斯所说:“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

二、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

1.从心理着手,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针对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有了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2.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师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

3.以身示范,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诚实不足归根到底是我们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做得不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4.指导孩子慎重交友。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如留守生为上网,竟从家里偷钱出来,甚至抢同学、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伴而乐,不思学习,不听老师的教育和劝告,结果走出校园不多久就因打架致人重伤沦为少年犯。同样的事例在留守少年较多的学校不胜枚举。可见,关心孩子,孩子的交友我们不能忽视,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为了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5.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能弥补“留守儿童”的空虚心理,收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6.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在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中做好监护工作。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早尽力、多尽力。

总之,留守儿童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中的一个特定事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更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