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比较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比较观察

张万荣

(甘肃省临夏州中医医院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CT与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CT和核磁共振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的病灶数量、部位及所需费用等。结果: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出病灶总计89例;采用CT检查诊断出病灶总计46例,核磁共振诊断率明显优于CT检查,诊断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核磁共振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尽管核磁共振费用相对较高,但是综合考虑,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更高。

【关键词】核磁共振CT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3;R816.1;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148-01

腔隙性脑梗死在老年患者中多发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属于神经内科,是缺血性脑梗死,常因为颅内小动脉出现痉挛,大脑动脉深支闭塞狭窄导致的疾病,多发于内囊、尾状核以及脑桥等[1]。为了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应该采取正确高效的诊断的方法,准确了解病灶的数量部位,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至关重要。影像学大多采取核磁共振和CT的诊断方法,为临床常用方法。本文通过比较观察CT与核磁共振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CT和核磁共振诊断,并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86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38例,男性患者48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70.1±16.8)岁,当病灶径线大于15mm视为大面积脑梗死,此类患者排除不予以研究,另外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和脑肿瘤患者也予以排除。

1.2方法

86例患者均予以CT和核磁共振诊断。患者进行CT检查时,专业人员帮助下处仰卧位,从头开始进,从颅顶至枕骨大孔进行扫描,扫描时扫描线平行于眦耳线扫描厚度约5.0mm,螺距1.375:1;核磁共振检查时,采取正常的颅脑平行扫描,以5.0mm扫描层厚度,1.5mm的扫描间隔进行T1W1,T2W1,T2FLAIR,DWIAX及SAGT1W1多序列的扫描[2]。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进行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后的病灶数量,病灶部位的准确性以及所需费用的多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6例患者均予以CT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CT检查诊断费用较核磁共振诊断低,其病灶诊出率结果如下:

2.1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

86例患者经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总计89例,病灶部位及相应数量为别为枕叶病灶数量为5例、颞叶病灶数量为6例、小脑病灶数量为7例、顶叶病灶数量为9例、额叶病灶数量为12例、丘脑病灶数量14例、脑干病灶数量为17例、基底节区病灶数量为19例。

2.2CT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死

86例患者经CT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总计46例,病灶部位及相应数量分别为枕叶病灶数量为3例、颞叶病灶数量为4例、小脑病灶数量为5例、顶叶病灶数量为3例、额叶病灶数量为5例、丘脑病灶数量8例、脑干病灶数量为7例、基底节区病灶数量为11例,总计病灶46例。核磁共振诊断出病灶总计89例,CT诊断出病灶总计46例,诊断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发生于脑深穿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是老年患者中多发的一种隶属于神经内科的疾病,是一类危险性相对较低的脑梗死,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所以临床上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以及治疗都予以高度重视。梗死灶形状不一,常见的有针尖状,斑点状,椭圆状等[3],病灶大小通常小于或者等于1.5cm,多发于大脑基底节和脑干部位,引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为高血压时动脉硬化,主要病变特点为脑内小动脉血管变性,血管狭窄闭塞,仍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为栓塞导致的腔隙性脑梗死。本文所做研究发现,核磁共振诊断出病灶总计89例,CT诊断出病灶总计46例,诊断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核磁共振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率高,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CT扫描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诊断仪器,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因其自身具有诊断时间短,诊断费用低而予以广泛选用,但是对于神经系统,软组织等疾病,敏感性不及核磁检查,而且长时间进行CT检查会对身体造成极大地辐射危害,况且CT扫描检查对检查时间是有要求的,患者发病后24小时诊断具有高效性,这也是它存在的弊端,本次应用CT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检查出病灶共计46例。

核磁共振是现在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之法,对组织检查显示出高分辨率的优点,对于病灶部位的具体情况可以清晰地予以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为患者脑组织细胞出现毒性水肿,阻碍细胞内水分子正常运动[4],而核磁共振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细胞内的这种变化,便于正确的作出诊断,具有显著的诊断意义。本次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检查出病灶总计89例。其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扫描,另外其还具有扫描时间短的优点。

所以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核磁共振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尽管核磁共振费用相对较高,但是综合考虑,核磁共振诊断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更高,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彬.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197-197.

[2]肖庆华.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3-24.1673-9523.

[3]李梢叶.CT和核磁共振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2-23.1674-9308.

[4]李彬.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