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浅谈水泥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徐银禄

徐银禄

浙江省长兴县质量监督站

摘要:现代建筑离不开水泥,水泥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而水泥强度则是水泥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强度检验是水泥检验的主要项目,其检验误差是否足够小,直接影响对水泥质量的评定。水泥强度检测主要是用来测定水泥胶砂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由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程序较为复杂,因此,影响其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泥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强度;检测;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工程建设项目中,水泥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为了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必须加强水泥强度检测工作,确保水泥质量合格,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进而为施工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提高奠定基础。但在检测过程中,由于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对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控制不到位,往往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对整个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应采取改进对策,把握水泥强度检测要点,加强检测中的每个环节质量控制,促进质量检测水平提高。

1水泥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

1.1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各项技术参数是否合格、设备理论设计是否合理、仪器设备养护工作是否到位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为降低仪器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做好核查和校准工作,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

1.2检测环境

检测的温度、湿度都会影响检测结果。为此,必须根据水泥所处的外界环境,科学设置相应仪器设备参数,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做好数据记录工作,将环境对检测结果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点,促进检测质量的提高。

1.3操作流程

质量检测必须根据规范要求进行,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流程,做好取样、试验检测、数据填写、数据分析等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不到位,最终会影响质量检测结果。为此,检测中必须遵循规范流程,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最终实现提高检测质量的目的。

1.4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都会影响水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提高检测质量,必须加强检测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工作队伍,让他们熟练掌握技术规范要求,遵循水泥质量检测流程,更为全面、准确的获取水泥质量检测结果,促进检测质量提高。

2水泥强度检测的对策

2.1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检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如胶砂搅拌机、试模、振实台、养护箱、电子天平、滴定管、量水器具与温湿度计等,不管哪家生产的试验仪器设备,仪器的技术参数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和检定规程的要求。使用仪器设备前,为确保仪器设备满足要求,应该做好检查和调试工作。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仪器设备定期校准和现场检定,确保仪器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保证检测仪器的量值与国家计量基准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为提高检测结果创造便利。使用仪器设备时要做好观察,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感觉存在不足时,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核查和校准,保证仪器设备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检测效果。

2.2确保检测环境符合要求

在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时,要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不能以设备上的控制器显示值为记录调节依据,最好使用水银温度计为标准。在成型室、养护箱和养护水池处安置合理数量和位置的温度计和湿度计进行测量,保证所记录的外部环境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温度计和湿度计要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标定校准。养护水泥胶砂试件时,最好应用专用塑料养护箱,确保其湿度、温度符合要求,并保证养护条件稳定。做好水泥样品取样和试验工作,取样验收时,业主和监理单位要安排专门人员在施工现场见证。对试验场的温度、湿度进行严格控制,以标定的干湿、温度计为准。定期标定养护箱、成型室、养护水池的温度计,保证数值准确,提高温度控制记录的真实性。通过对检测环境进行有效控制,能够确保满足规范要求,有利于提高水泥检测质量。

2.3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检测

水泥强度检测时,即使是同一样品,如果检测流程和方法不一样,也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同。如果操作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超出允许的规范要求,难以保证水泥检测质量的准确性。为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水泥检测工作,做好水泥样品的取样、存放工作,促进检测效果提升。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过程包括试块成型、脱模、养护和破型。

(1)成型过程。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定期检查搅拌锅间隙和搅拌叶片,确保间隙保持在2~4mm之间。如果搅拌锅和搅拌叶的间隙过小或过大,就无法充分搅拌水泥砂浆。根据规定分2层播料,以确保播料振实。在每个槽内放入300g胶砂,播平后振实60次。进行第2层播料前,应先将搅拌锅内剩余的胶砂刮干净,分3次放入并振实。刮平时,应根据试模方向采取横向割据的方法缓慢向另一方面移动,将胶砂一次性刮去,并确保在刮平过程中不干扰振动完成的砂浆。

(2)养护过程。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①刮平水泥砂浆并成型后需要移动试模,应确保试模处于水平状态。此外,应保持养护箱内试模放置面的平稳。如果在不同高度的情况下养护试体,则会导致试体强间的度产生差异。②水泥胶砂拆模后需要养护,应选择用水养护的方法,不得使用水雾养护。应严格控制养护温度,定时检测并记录养护温度,确保养护水温在20℃左右。

(3)试块脱模。水泥胶砂通过三联试模后成型,将其放置在养护箱中,养护24h后脱模。脱模时易损伤试体,因此,必须轻缓操作。如果试块受到冲击、磕碰或敲打,则会产生裂纹,导致试块早期强度降低,进而将影响抗压、抗折强度的检测结果。

(4)破型过程。在破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①试块破型时,加荷速度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在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时,要确保加荷的速率恒定在2200~2600N/s之间,且速度均匀。②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对抗压夹具。抗压夹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磨损,进而造导致上、下压面不够平整、光洁,抗压夹具的光洁度会直接影响试体受压面积。因此,需要严格检查夹具,将其表面的粗糙度控制在0.1~0.8之间。

2.4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引进高素质的检测人员,既懂专业技术,熟练掌握水泥质量检测规范流程,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质量检测工作,提高水泥强度检测水平。一是,加强对样本取样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取样时能够严格遵循要求取样,根据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充分了解水泥厂的水泥生产情况,辨别产品质量证明书的真伪。二是,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监管,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水泥质量检测,确保检测工作有步骤、有计划进行。三是,做好检测数据分析处理,对检测中所得到的数据,要做好细致、全面记录工作,确保记录真实、有效,不得任意涂改原始数据。检测人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如实记录所得数据,避免数据弄虚作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泥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开展强度检测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对策,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检测,保证仪器设备、检测环境满足要求,并做好数据处理。从而全面掌握水泥质量情况,为现场施工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进而促进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贾非,孙冰,秦至谦.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2]汪娟.浅谈水泥物理性能指标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房地产业.2011(10).

[3]刘惠.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检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9).

[4]周科,杨意民.影响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及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

[5]岳双令.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