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在利福霉素致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中药热敷在利福霉素致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

毕慧琼

毕慧琼(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301)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373-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在结核病患者应用利福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应用利福霉素注射液抗静脉输液发生静脉炎的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对照组采用用硫酸镁温湿敷,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药热敷治疗利福霉素注射液引起的静脉炎,即安全、方便,疗效显著,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深受患者信赖。

【关键词】中药热敷利福霉素静脉炎应用

利福霉素注射液属抗生素类药,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复治结核病患者中,利福霉素注射液为首选的抗痨药物。在临床应用利福霉素注射液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现引起静脉炎的比例极高。为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我科于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中药热敷对静脉炎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5月住我科的结核患者,利用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抗结核治疗,发生静脉炎的80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7岁;体重最重78kg,最轻32kg;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8例,初中至高中40例,初中以下1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中草药为我院中医医生所开处方,成分为透骨草、伸筋草、苦参、大黄等十余味中草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本付中草药用慢火熬致30分钟后,外敷于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在此过程中不停更换热敷毛巾,使热敷毛巾温度保持40℃左右。

1.2.2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温湿敷:用10g-15g硫酸镁溶于100ml温水中,水温约50℃,浸湿纱布3-4层外敷于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1],温湿敷过程中经常用注射器喷注药液防止纱布干燥。

1.3判断指标

有效:护理15-20天,症状消失,局部静脉红肿消失,弹性恢复,血管通畅,肤色正常。好转:护理15-20天,症状明显减轻,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硬结或条索状改变未完全消退。无效:护理15-20天,静脉炎不见好转[2]。

2结果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患者疗效比较

χ2=18.4,P<0.01。

3讨论

3.1利福霉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全球忽视对结核病得控制,贫困、流动人口增多;结核病治疗不合理等原因,耐药结核菌与多耐药结核病逐渐增多,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对全世界抗结核临床医师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利福霉素具有较强的组织渗透力,在人体组织中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而且在体液中也由较高的有效浓度,迅速进入细胞和空洞中,杀灭细胞内外繁殖期及静止期结核杆菌,对治疗耐多药结核菌有较高疗效[3]。而上述利福霉素在通过静脉输入治疗结核病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率极高。

3.2中药热敷对静脉炎治疗效果显著

中药热敷具有清热解毒、消毒止痛的功效,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药物继发性损伤,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迅速恢复血管弹性等特点,尚可激活巨噬细胞,从而达到灭菌作用,它除了单纯的收敛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炎、止痛、减轻水肿的作用。临床应用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患者容易接受,且效果明显;经热敷后,条索状和结节状血管恢复,护士穿刺难度降低,减轻患者痛苦,液体滴速顺畅,达到预期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我们的护理工作质量。

3.3硫酸镁对静脉炎治疗有局限性

由结果看出中药热敷后,有效率达90%,好转5%,而硫酸镁温湿敷后有效率为62.5%,好转12.5%。硫酸镁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具有成本低,配制、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但起效时间慢,治愈率低,且治疗后容易遗留静脉条索变硬、结节改变,尤其是Ⅲ度静脉炎效果不理想。中药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起效快,治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渗透性强,药性温和,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基本无毒副作用,治疗后无任何后遗症,是防治化疗外渗所致静脉炎的高效、价廉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青,傅卫红,高顺珍,等.黄金膏外敷治疗麻醉药物性静脉炎95例[J].陕西中医,2005,26(6):528.

[2]欧丽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7,6(218):1599.

[3]王德步.含静脉注利福霉素钠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得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7,6(12)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