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抢修一体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配电抢修一体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石高杰张志远孟淑妍

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可靠、优质的电力能源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配电网处于电网末端,直接连接广大电力客户,是保障电力“落得下,配得出,用得上”的关键环节,也是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

关键字:配网抢修体系满意

由于历史原因,配网在一段时间内仍显薄弱,配网发展及管理的滞后与客户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中低压配网和客户设备故障停电多发,造成抢修次数相对较多,投诉压力大。二是营配调电网信息及客户信息未能上下贯通,实现资源共享,故障研判资源有限,配抢指挥人员研判能力、业务技能亟待提高。三是抢修流程、抢修站点标准化配置尚需完善,现场抢修和物资准备的标准化、模块化执行仍需规范。四是抢修服务界面及内容尚未理清,抢修品牌建设未受重视,优质服务难以落实。如何挖掘生产、营销信息资源,实现配网抢修的科学调度及指挥;如何开展抢修站点建设,规范人员、车辆、物资管理,实现配网故障的快速处理及恢复供电;如何建设抢修服务品牌,搭建电网服务与客户的桥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电网形象,实现抢修优质服务能力提升;这些都成为了亟需解决的管理课题。

1、落实“五个一”标准化抢修

从抢修指挥、站点建设、抢修实施、人员培训、业务协同、管理机制六个方面全面深化落实“五个一”标准化抢修,提升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和质量。

(1)完善抢修指挥管理,实现快速响应

完善配抢指挥管理制度。印制下发《抢修工单处理管理规定》、《故障研判管理规定》等六项制度,编制《配网调控和抢修指挥协同工作指导手册》,明确职责分工和流程标准,确保抢修指挥顺畅、高效。完善抢修指挥的技术支持。实施GIS图、网络图、单线图“三图联动”核查,使配网拓扑和数据动态准确可视,提高故障研判、停电影响分析能力。配发手持终端,与配抢指挥平台挂接,实现抢修指挥人员与现场全程互动,为抢修体系上下贯通提供技术支撑。

(2)统一建设抢修站点,实现标准化配置

在各区(市)分别建成一个标准化示范点,抢修站标准配置不少于6人、抢修车2部,抢修点标准配置不少于4人、抢修车1部,并设值班室、休息室、工器具室等设施。实施标准化规范管理。制定下发《配网标准化抢修队伍建设管理制度》、《配网标准化抢修实施细则》等9项管理制度和抢修站点运行、抢修记录等6个标准模板,确保抢修站点管理规范有序。依托集体企业分区(市)组建抢修第二梯队,作为后备抢修力量由抢修指挥中心直接调配。

(3)实施“套餐式”抢修,提高抢修效能

分类制定抢修作业标准。按照梳理出的配网故障类型(低压计量类设备故障、低压电缆故障、台区配电室故障、分支下户线故障、环网柜故障、高压熔断器故障、10千伏线路故障、高压客户故障)分别编制八种标准抢修作业指导书,明确工作流程、标准。优化抢修准备。完成抢修车辆配套改装,实施站点抢修物资三化(超市化、半成品化、模块化)管理,对抢修材料及工器具进行梳理集装,形成八类标准抢修配送箱。实现抢修“零准备”。抢修人员接单后直接根据故障类型选择相应的抢修“套餐”进行抢修,对于表箱及以下故障,采取授权或委托方式,由抢修人员统一处理,实现一支队伍、一次到达现场、一次完成故障处理的目标。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抢修队伍技能

为快速适应“五个一”新要求,组织配网抢修指挥人员开展两期管理制度专项培训。对抢修人员分六期就“抢修管理和工作流程标准、抢修服务行为规范、配电自动化基础、低压表计故障处理、配电设备操作、标准抢修流程及工艺”等开展培训,并针对第二梯队抢修人员开展一次全面的业务轮训。年底前开展一次抢修业务技能比武竞赛。

2、深化“三捷”实践

整合调度、配电、营销服务资源,组建配电抢修指挥中心,建立典型故障应急物资储备库,全面推行“五个一”标准化抢修。坚持主动抢修、用心服务,在全省首创抢修快捷、应急敏捷、服务便捷“三捷”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技术管理手段,推动服务水平提速、提质、提效。

(1)突出“五快”,实现城乡供电抢修服务快捷

抢修快捷是客户的需求,同时更是抢修队员的行动,我们秉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的理念,确保第一速度完成抢修任务。

调度指挥快。依托抢修指挥平台,科学运用95598系统、配电生产抢修系统、智能配网监控系统三大平台,对同一故障区域不同客户或同一客户多次报修,合并处理形成一张报修工单。实现抢修工单、任务快速传递和各抢修队的三级联动,确保第一时间下令抢修人员赶赴现场。

故障定位快。运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和PMS系统,实施GIS图、网络图、单线图“三图联动”核查,使配网拓扑和地理位置准确可视,实现快速判别故障原因、类型和位置,有效缩短故障判别和线路巡查时间。

工料准备快。优化抢修准备,完成抢修车辆配套改装,实施抢修工具、材料超市化、半成品化和集装化管理,建立“三化”备品库,有效节约材料的准备和现场组装时间。对抢修材料及工器具进行梳理,形成八类标准抢修集装箱,实现抢修“零准备”。

到达现场快。运用车辆在线定位系统,根据车辆实时地理位置就近调配抢修人员和车辆;将电动车作为抢修辅助交通工具,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造成的抢修受阻、老旧小区大型车辆不能进入等问题;结合台区分布详细制定86种抢修最优路径,确保第一时间到达抢修现场。

(2)突出“五敏”,实现应急抢险和重大保电服务敏捷

应急保障敏。实行人员军事化管理,装备专业化配置,应急常态化演练,强化应对电网突发事件和各类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信息捕捉敏。畅通与政府应急指挥中心、110、119和气象局等机构的信息联系渠道,建立24小时信息捕捉机制,确保第一时间获得应急信息。

预警研判敏。根据应急信息组织专家团队的快速会商研判,选择性启动煤矿化工、高铁运行、重点客户等应急预案,实行分级预警,确保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应急反应敏。应急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指挥机制,及时向客户发布《供电服务预警通知书》,随时启动应急服务外援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及时增援。

应急处置敏。在重大应急事件发生时,及时与救灾抢险指挥部门取得联系,立即确定人员快速到位,领取工作任务,分工实施,责任到人,确保快速、准确完成应急处置。

(3)突出“五进”,实现为民服务便捷

进社区服务主动帮扶,在大型社区设立“彩虹驿站”,开展“集中服务日”、“电保姆进家庭”等活动,向广大客户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

进农村服务主动帮包,抢修队员与所辖自然村结成对子实行分片帮包,对农村抗旱排涝和农忙时节用电分小组进行蹲点帮包、巡回服务。

进企业服务主动解难,对高危重要企业、中小企业和新上企业,分别设立“电管家”、“电经理”和“电参谋”,提供差异化服务,保障供电安全可靠。

进学校服务主动关注,针对高中考特殊时期,提前对设备进行维护和隐患排查,做好保电工作。举办用电安全讲座,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利用学生对每个家庭的辐射作用,扩大用电常识宣传。

进医院服务主动保障,在每个医院设立党员服务点,实行“定人帮包”,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诊断和维护,特别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场所提供应急保电。

参考文献:

[1]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03).

[2]鲍景宽,时殿军,王月景.供电企业检修作业卓越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