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实习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 1

PDCA在实习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姜宝红

姜宝红(沭阳协和医院223600)

【关键词】实习生岗前培训PDCA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70-02

临床实习是护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护生整个学习阶段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1]。为了使护生尽快的适应医院的工作及护士的角色,岗前培训尤为重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家戴明提出的PDCA管理方法:包括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2]。我院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护生进行的岗前培训有显著地效果,现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护生岗前培训取得的满意教学效果,实践与体会报告如下。

1、计划阶段

1.1选拔优秀的培训老师,护生刚接触临床,对于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等于是一张白纸,所以在一进入医院时就要接受规范的岗前培训。选择具有高度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经验丰富、讲课精彩的老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工作流程、应急预案、院感知识、操作技能、后勤管理(消防、安全等)、医院概况、护士礼仪等。

1.2制定目标包括态度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以及每节课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如:法律法规课程中护士要掌握合法执业的内容及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院感知识要掌握垃圾的分类,各种无菌物品使用规范,针刺伤的应急处理等。

1.3培训前总动员培训前安排授课老师学习教学技巧,掌握培训大纲的要求,讨论确定授课的计划、目标,确定需要考核的内容。

2、实施

2.1第一阶段培训医院的环境及概况,让护生尽快掌握我院各科室的位置、布局、配置等;掌握护理的法律法规相关内容,熟悉各种应急预案及相关流程;掌握院感的相关知识;

2.2第二阶段为技能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操作示范,让护生掌握了静脉输液、心肺复苏、生命体征测量、无菌技术、鼻饲、吸氧的规范操作;

3、检查

3.1随机提问授课老师在课堂上随机向护生提问,检查护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护生的学习压力及动力。

3.2参与课堂授课评审,提高讲课质量护理部指派授课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参加每一次讲课,及时补充讲课内容,并进行必要的点评,以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对备课认真,讲课精彩的老师给予表扬,定期对护生进行考评,以此来考核老师的教学质量。

3.3课堂考试、岗前培训结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每一节课结束之前都会进行一次小考试,对护生考试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反馈,让护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利于改进。

3.4课堂笔记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认真记录笔记,详细记录重点内容,授课老师进行抽查。

3.5岗前培训学习体会及总考核培训结束前每位护生上交一篇学习体会,针对10天的培训学习有哪些收获,以及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对我们的学习安排还有哪些建议等。考核分为理论及操作考核,理论考核由护理部根据培训的内容而制定,闭卷考核,能很好的体现老师的授课水平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考核由操作组负责,针对培训的操作要求人人过关,对于动手能力差的护生给予加强训练。

4、反馈总结阶段

总结处理是对计划、实施、提高三个阶段进行总结,同时也贯穿于三个阶段之中,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以便其不断完善[3]。

4.1授课老师通过每节课的小考试及抽查学习笔记,了解护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掌握情况,也可反应出授课的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如果护生不清楚的问题或老师未讲清楚内容,可以重新讲解。

4.2随时完善护生岗前培训计划,将本期的教学经验与改进措施列入下一批护生的岗前培训中,不断的修订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5、体会

要想提升护生岗前培训的质量,必须经过分析原因、明确目标、措施得力、总结测评、反馈调节过程,每个环节相连,大环扣小环,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4]。把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护生岗前培训中,把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护生岗前培训的质量上,使培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使得岗前培训的教学工作由难到易,利于管理及监控,使岗前培训的质量与经验得到了良好的循环,调动了授课老师的积极性,又使得护生有所收获,每一批护生岗前培训结束考核成绩都令人满意。同时又促使授课老师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了授课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SpurrS,BallyJ,FergusonL,Aframeworkforclinicalteaching:apassion-centeredphilosophy[J].NurseEducPract,2010,10(6):349-354.

[2]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学.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

[3]李秋洁.护理管理.人民出版社,2003.

[4]刘淑婷,刘志霞,苏齐,等.PDCA循环法对不同学历护生护理操作的管理.福建医药杂志,2001,26(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