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的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关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多样化的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关键

鉴体国

鉴体国(大名县大名镇北关小学河北大名056900)

【摘要】有些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有偏颇,重视了活动,忽略了实践,偏离了课程的主旨。本文就实践这一课程核心要求提出自己的理解和做法,提出多样化的实践方式:结合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融合中实践;走出教室,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外实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关键词】实践;多样化;落实

给学生上课,我常常感叹于学生会说会想,思维之活跃,想象之奇特让人惊讶,但也发现学生会说会想,不会去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不强。为什么?学校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乃其中重要原因。

为纠正这一偏差,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课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喜可贺。但听综合实践课,却也经常发现有些老师对综合实践课的理解片面,把它上成了学科活动课、延伸课,结果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没有落到实处。岂不知,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实践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融合中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特性是其实践性,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亲身实践,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去“做”。但这一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孤立的,它要与一定的文本学习结合在一起。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2.走出教室,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外实践

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做中学,学中做”,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

学校的文学社社员都订了一些报纸,而且形成了看报纸的习惯。我抓住这一契机,激起社员们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以报纸为专题研究起来,社员们纷纷纷明确了研究的有关方面:报纸的版式、编辑、印刷、出版、销售等全过程。社员们个个兴致盎然,跃跃欲试。我趁机带领全体社员去《大名时报》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调查,与报社编辑老师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社员们争先恐后地向编辑老师们询问报纸的采编、排版经过,还就如何提高自己的文章采用率等细节问题进行咨询。这次实践活动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了报纸相关知识,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一次习作指导课中,要求学生写校园景物,可我发现学生对校园并不熟悉,特别对校园的植物,竟然没多少叫得出名字,对景物的描述也不够生动、细致。我决定变换计划,带领他们走出课堂去观察校园。在仔细观察时同学们才发现自己对这个熟悉的校园竟然有这么多的无知,问题出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开始想办法解开疑惑。我因势利导,组织他们上网查资料,到书店购买相关书籍,访问科学或相关老师,咨询家长,通过多种途径的实践,学生们对校园的景物理解加深了,写出来的作文也生动了许多,而且富有感情。

这两次活动,特别重视让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外进行实践。由于活动主题符合学生兴趣,过程组织合理,所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现在的小学生往往很少做家务,在家里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为此,我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孝敬日活动,让学生在家扫扫地、洗洗碗、做做菜,为家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我随即发现,学生对家务劳动不想做、不会做,为培养学生动手学做家务的意识和能力,我特别设计了《小小美食节》这一课,我把这一课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让学生看一些介绍美食的录象,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之后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再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菜,引导他们说说怎样做出自己最想做的那一道菜。

第二步:我让他们回家留意爸爸妈妈是怎样烧菜的,并在家长指导下学烧一个菜,下次在全班同学面前露一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高到了顶点,个个回家都认真观察家长如何做菜,虚心向家长求教,个个家长都乐得倾心授徒,耐心地教给子女做菜的要领。

第三步:厨艺大比拼。利用学校劳动室,我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一次班级厨艺大比拼。我让学生带好自己的做菜材料,在劳动室分小组现场做菜,这种现场展示方式特别让学生激动,个个仿佛小厨师似的认真投入,有模有样。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厨艺的机会,在体验烧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学做家务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注意实践的多样性,要注意与文本的融合,要大胆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使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多样化的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实践探究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能说会说,更会会做,会动手动脑去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让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不至于成为新时期的“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