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基础教育目标促使学生真实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坚守基础教育目标促使学生真实发展

唐志俊

丹阳市吕城中心小学唐志俊

近日有幸受邀参加了由宜兴市教育局、江苏省教育学会“名校文化研究中心”《教师博览》编辑部联合主办,宜兴市实验小学承办的“真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真教育研讨活动”,收益颇多。马晓洪校长和他的团队所追寻、践行的“真教育”其实就是基础教育者应该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教育就应该回归教育的本真。

我深刻地体悟到: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认真分析和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为全体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无论教育改革如何深入,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价值在于坚持其基础性——追求和促进所有儿童全面发展。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根本宗旨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个人发展打基础,我们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始终把有利于为所有儿童发展打好全面基础作为根本目的。一方面,要让所有儿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让儿童受到身心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片面追求儿童的智能发展或特长发展,以及过于关注部分学生的发展,都与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背道而驰。

一、以“全面合格”追求教育目标之真

基础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让所有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中都达到合格的水平。我们要求学校每一名教师立足自己的岗位,让每名学生都达到合格标准。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评以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合格率为重点,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但是淡化其作为对教师进行奖励的依据,克服片面注重“选优”的观念。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各学科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杜绝了以往学校保证各小学科“开齐”,无法保证“上足、教好”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二、以“个性发展”体现育人价值之真

良好的学校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自主发展的天地。因为学生和教师基本上都在学校用午餐,我们就把学生午时变成自主休闲、学习活动的大舞台:图书室、各专用教室和操场、活动器材等全部向学生开放,且都安排教师指导和管理;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活动项目参加活动,也可以自己休息调整。为了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发展,我们确定了以下原则:

1.普及性原则。学校安排活动内容和项目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不是为了竞赛选拔。既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安排活动项目,努力让每名学生都找到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还要在普遍开展的活动中达成普及性目标。例如我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工程,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自由表达”。两年的实践,有60多篇学生习作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我们不是为此感到骄傲,而是为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在阅读中识文断句,积累文学常识,在表达中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另一方面发挥育人功能,在阅读和表达中陶冶情操、感悟文学艺术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知识能力、意志情感都得到提高;并且让读书的氛围由校园延伸向社会、家庭而感到欣慰。

2.自主性原则。我们要交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权力。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喜欢尝试不同项目,兴趣易改变,我们不强行要求学生长期坚持参与某一项活动,而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不同的体悟。

3.业余性原则。学校不追求学生活动的专业化发展目标,防止学生产生过重的负担。我们认为,小学生的特长培养应立足于打好基础、培养兴趣、陶冶性情,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有待于后续的学习锻炼。我们既要为有潜力、有追求、肯钻研、能吃苦的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又不能凭主观意愿给学生加力施压。

三、以“全面评价”保障教育质量之真

我认为,作为教育者不能讳言“考试”。是不是“应试教育”并不在于是否举行考试,而在于考试的目的、内容和形式。近年来,我们根据“素质为先、质量第一、协调发展”的原则,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案。通过考评,了解师生的教学状况,并指引他们不断改进。

评价全面化体现在:第一,评价的范围全面。学校对语、数、英语及音、体、美、科学等各学科进行质量和素质考评。第二,评价的内容全面。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的考评中,不仅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第三,评价的手段全面。重视形成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重视更客观的“他评”,淡化任课老师的“自评”;重视通过动手、动口实施考评,淡化考试离不开书面形式的观念。新的评价体系实施以来,师生重视学科知识和能力素养同步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