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天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王庆波

王庆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天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11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天灸法治疗,对照组应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01),但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灸法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着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腹泻型肠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

1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来源于河南中医学一附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冬病夏治患者符合诊断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比较

注:年龄比较t=0.3912,症状积分比较t=1.1879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BS罗马III诊断标准拟定[2]:

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

①排便后症状改善;

②排便每天大于3次;

③糊状或严重水样便或粘液便;

④排便紧迫感,排便不尽感、腹胀。

1.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有关泄泻肝郁乘脾及脾胃虚弱的辩证标准制定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

主要证候:①腹痛即泻,泻后痛缓(常因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发作或加重);②大便时溏时泻,饮食稍有不慎即发或加重;③胸胁胀痛;④脉弦或弦细。

次要证候:①肠鸣矢气;②脘腹痞满;③情志抑郁;④急躁易怒;⑤食欲不振;⑥倦怠乏力;⑦善太息。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

1.2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②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③最近1年内经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④年龄在20岁-60岁的患者。

⑤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冬病夏治”天灸法治疗。天灸药物制备按白芥子、细辛、白芍、延胡索各等分取药,研细末混匀,临用时以老姜汁将调成糊状切成1cm×1cm的小方块,用四方形医用胶布(大小4cm×4cm)固定贴在所选穴位上。穴位选择: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肝俞。贴药时间:每年夏季的初伏、中伏、中伏后的庚日、末伏(如果中伏只有十天,改为末伏后的庚日)各贴药1次,共贴药4次,每次贴药2-6小时(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时间)。贴药后局部皮肤灼热、潮红乃正常现象,如病人感觉局部灼热难忍可提前将药物除去。同时口服安慰剂(淀粉)制成的颗粒剂,每日一次分早晚两次空腹服用,连服40天。

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组方:当归10g、白芍20g、川芎6g、茯苓10g、白术10g、防风6g、党参10g、炙甘草6g、炒薏苡仁10g、白扁豆12g、淮山药15g、砂仁6g、陈皮6g)上述药物均用我院中药配方颗粒,每日一付,分早晚两次空腹服用,连服40天。同时应用安慰剂穴位贴敷:用树枝研末水调成糊状药物制备和贴敷穴位、方法同上,共贴药4次,每次贴药2-6小时。

疗程中禁用其他对消化系统有影响的药物。

2结果

观察结束时,治疗组脱落3例,完成研究52例。对照组脱落4例,完成研究51例。

2.1两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χ2=8.5799

2.2两组治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治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x-±s)

注:治疗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t=10.8645(P<0.001);对照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t=8.5695(P<0.001);治疗后两组之间症状积分比较t=2.91(P<0.05)

上表表明,天灸法和口服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天灸法疗效优于口服药物。

2.3不良反应:治疗组8例贴敷后出现水泡,经过处理3-5天均痊愈,并且不影响治疗。对照组有1例出现腹痛加重,3例出现腹胀,继续治疗均消失。

3讨论

IBS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阐明。总体说来,以下病理生理改变已较肯定: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敏感性异常,微小炎症,脑-肠相互联系等[4]。

IBS属于《中医病证治法术语》的“肠郁”。认为该病病位在肠,本病的发生病因病机责之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情志失调导致肝失疏泄,肝木乘脾。另一方面,多种因素又导致脾气自身虚弱,是最终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天灸疗法源于我国古代冷灸疗法,属于外治法的范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传统理沦,以及“春夏养阳”的原则,其选择于每年三伏天贴药,因此也称为“三伏灸”。其采用刺激性药物敷贴于人体相应穴位,借助药物和俞穴的吸收、传输、调整作用,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我们选用的白芥子、细辛、白芍、延胡索、姜汁等药,长于温中散寒,柔肝止痛。选用天枢、足三里、中脘等穴,具有导时消滞、化湿和中、制泄止痛、理气通便、化湿和中、制泄止痛等功效[5],脾俞重在培补后天,温养亏虚之土;肝俞则是疏肝解郁,条畅既旺之木,诸穴配伍,温通共用,标本兼治,止泻之功弥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肠易激综合征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28.

[2]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胃肠病学[J],2006,11(12):76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