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金琳

金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麻醉中,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麻醉手术病患10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B超组,每组均为51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常规方式进行麻醉,对B超组病患采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结果:B超组病患的麻醉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中,B超引导神经阻滞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进一步增强麻醉成功率。

【关键词】B超;神经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149-02

为了探究在临床麻醉中,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麻醉手术病患102例,对其展开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102例上肢手术病患。在102例病患中,男55例,女47例,年龄范围为18~63岁,平均年龄39.2±0.7岁。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B超组,每组均为51例。

1.2方法

1.2.1常规组麻醉方式对常规组病患采用盲探麻醉方式。指导病患保持仰卧位,将其上肢贴于体侧,并放松肌肉,头部偏于对侧。在病患肌间沟处运用标记笔做好标记,在局部处运用碘伏消毒。在麻醉前半小时对病患做肌内注射,在其进入手术室后,做好实时静滴准备,并对病患穿刺处进行消毒处理。手术医师凭借临床经验在麻醉处实行穿刺术,并注入25mL的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

1.2.2B超组麻醉方式对B超组病患应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方式。选用便捷式B超设备,其探头频率为7~10MHz。同样是指导病患保持仰卧位,将其上肢贴于体侧,并放松肌肉,头部偏于对侧。在病患肌间沟处运用标记笔做好标记,在局部处运用碘伏消毒。在B超检测帮助下,可看见病患的臂丛神经分支细节。在穿刺操作中,则可借助B超实时监控穿刺针的移动状态,在寻求到最优位置后,真正实时定位、穿刺处理。穿刺完成后,注入适量的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1]。在B超引导之下,可对麻醉药物的实时分布、扩散状况均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确定病患神经阻滞完全被药物浸润后停止。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麻醉优良率,分析探究其麻醉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患的麻醉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两组病患的麻醉效果对比[n(%)]

组别例数优秀良好可失败优良率

常规组5133105384.31

B超组514821098.04

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分析后发现,采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麻醉的B超组病患,其麻醉优良率98.04%要远远高于常规组的84.31%。两组存在差异较为明显,(P<0.05)。由此充分表明,对需实行麻醉手术治疗的病患应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的方式实施麻醉处理,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3.讨论

在上肢运用臂丛神经阻滞的手术类型主要为血管、断肢再植等[2]。在此类手术实施中,对于麻醉效果的要求较高,且麻醉实施中的难度也较大。如果是单纯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那么由于其所需花费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患苏醒阶段极易出现躁动问题,因此通常不介意采用此种方式。而盲探式的神经阻滞方式在麻醉定位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局麻类药物无法更好的注入至最佳位置,对于病患的神经组织无法完全浸润。因此,时常会出现阻滞不完全的问题,麻醉效果较差[3]。

在B超引导之下的神经阻滞其定位极为精准,且不会对病患的身体造成什么过多损伤,整个操作较为便利。在B超引导之下,能够帮助手术医师对病患臂丛神经、血管内部均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可为其更换的观察神经周边结构提供助力,以此帮助全面提升阻滞成功率,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另外,在B超帮助下,麻醉操作人员可对穿刺针尖至神经之间距离明确掌握,为穿刺定位准确性的确保提供帮助,促使麻药准确注入至最佳位置,对病患神经予以保护。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的病患,其麻醉优良率98.04%要优于常规组的84.31%,(P<0.05)。由此充分表明,与常规盲探法相比,B超引导神经阻滞法在麻醉应用中,可帮助有效提升麻醉质量,合理减少其用量,增强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文英.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4):70-71.

[2]王世英,游浩,毕光焰等.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34-35.

[3]刘小鸣,林华,揭炳全等.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