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冲洗强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腹腔冲洗强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

木拉提.库尔班1卡和曼.亚力昆2

木拉提.库尔班1卡和曼.亚力昆2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三科830028;2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830028)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冲洗强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住的消化道瘘患者14例,4例患者经切口破溃处置入捆绑吸痰管的24#蘑菇头导尿管,1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将捆绑吸痰管的胸引管置入吻合口周同皮肤固定,引流管尾端接脚踏式吸引器,观察其临床表现。结果14人均痊愈,未出现败血症,双重感染,腹腔出血等,瘘口愈合时间最短23天,最长61天。结论本组病人门诊随访,终达到预期目的,本组患者,2-3天后发现体温下降,白细胞正常,腹膜炎体征缓解,置管后6-8天起改为肠内营养,未发现并发症,此方法安全,效果肯定,周期短、经济,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冲洗强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244-02

腹部肿瘤术后消化道瘘是严重的并发症,住院周期长,并且复杂,治疗不当以致死亡[1]。如何在发现消化道瘘的早期,既保证充分有效地引流,又能够恢复消化道的完整性,无疑是促进消化道瘘早期愈合的理想方法,传统方法需要再次手术引流并持续冲洗引流,或是最近阶段报道临床上多采用持续冲洗、较低负压引流的方案,具有治疗时间长,患者消耗大,甚至因为引流失效导致局部积液、感染扩散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2]。故我院自2006.6-2011.7间对14例腹部肿瘤术后并发症消化道瘘的患者进行腹腔冲洗持续强负压吸引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从2006.6-2011.7间收住消化道瘘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48-65岁之间,胃癌(毕I式)术后6例,肝曲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3例),回盲段B型淋巴癌(1例),均为吻合口管状瘘。

1.2临床表现:本组6例患者均于5-7天起出现不明原因不规则发热,T>38℃,心率>100次/分,WBC>11.2×109/L及局限性腹腔膜炎体征,引流管内可见异常渗出,并4例患者至11-16天起腹部切口流出脓性分泌物或粪渣等,10例经B超证实吻合口周围包裹性积液。术后分析所有病人均存在术中置管位置或是引流效果欠佳。

1.3冲洗及引流方法:4例患者经切口破溃处置入捆绑吸痰管的24#蘑菇头导尿管,因导尿管较软,可借助导丝将导尿管头端置于吻合口周围,吸痰管头端长出3-4cm,经B超引导置入,1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将捆绑吸痰管的胸引管(广州市凌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注册号:粤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2660184号)置入吻合口周同皮肤固定,引流管尾端接脚踏式吸引器,(江苏富林医疗器械公司极限负压值》600mmhg),置管后均需造影证实引流管口位置合理,吸痰管冲洗,每日冲洗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间,据冲入与出量差值计算消化道瘘渗出量,初期禁食行肠外营养,必要时可以以奥曲肽等生长抑素、待腹膜炎体征及漏出量,白细胞下降后逐渐经口饮食,停止腹腔冲洗及拔管的指征:当病人的体温及血象恢复正常,无局部不适,引流液变清,冲入量与引出量的差值<100mL/d时,可以经冲洗管注入76%泛影葡胺进行窦道造影。如果残腔明显缩小,可停止冲洗并调整引流管插入的深度,将其逐渐往外拔出。当引流液<10mL/d时,可拔除引流管。数日后,皮肤的瘘口会自然愈合。

2结果

本组患者14人均痊愈,未出现败血症,双重感染,腹腔出血等,瘘口愈合时间最短23天,最长61天。

3讨论

腹部手术并发消化道瘘,是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因感染致死亡,而发生后大量的消化液外漏及消化液对周围组织腐蚀,而引起不可控制的感染,出血等并加重脏器损害而死亡[3],消化道瘘方法多采用再次手术引流。然而,再次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很大,特别是抵抗力低下、虚弱的病人。现实问题是如何既达到引流目的,又不加重病人的创伤。只要消化道液能够得到有效的引流,绝大多数消化道瘘可以自然愈合,大多数消化道瘘,特别是管状瘘一般具有瘘口较小、瘘管长,腹腔内存在死腔等特点,理论上分析[4]:强负压(-60kPa以上)不仅具有引流的作用,而且可以闭合软组织内死腔,促进深部组织粘结,进而达到吸引瘘口周围软组织压迫堵塞,直接闭合瘘管的内口的效果。而单腔式引流管常常因负压调整不当或管周围纤维蛋白沉积,使管壁塌陷或管腔堵塞,造成引流不畅。本组发现常规双套管引流具有以下弱项如(1)常规双套管较细,尖端在强负压时易被腹腔内组织吸附腹腔分泌物堵塞(2)传统负压的电动吸引器装置较笨,成本较高,且需专业人员操作,而一般负压装置吸引效果欠佳,而本组病例,“蘑菇头导尿管”24#管径较粗,尖端不易被堵塞,由气管插管导丝即可在超声引导下置入吻合口周围,带穿刺针的22#胸引管在超声引导更安全,效果稳定,脚踏式吸引器,吸引力强,简单易操作,大大的减少了护理量,2例患者家属经简单培训后,便回家后自行操作,且封闭式负压吸引可有效防止细菌逆行感染。双套管负压引流的全创面负压保持高效引流,使瘘口附近漏出液及渗液被及时吸出体外,促进愈合。本组病人门诊随访,终达到预期目的,本组患者,2-3天后发现体温下降,白细胞正常,腹膜炎体征缓解,置管后6-8天起改为肠内营养,未发现并发症,此方法安全,效果肯定,周期短、经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卫,黎红浩,王捷,持续负腹腔冲洗,吸引治疗消化道瘘[J]中国使用外科杂志.2007.27(3):237-238

[2]王革非,任建安,王新波,等.严重腹腔感染的肠瘘病人能量代谢的连续性变化规律.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1):25-28.

[3]任建安,黎介寿,重视肠瘘的早期诊断与快速治疗[J]中华肠胃外科,2006.9(4):258-259

[4]王弘之,殷之平.持续强负压吸引治疗颈乳糜瘘的模拟实验.中国癌症杂志,1999,9(3):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