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260例CT诊断与临床分析

/ 1

腔隙性脑梗死260例CT诊断与临床分析

于书壮王剑侠(南皮县人民医院神经影像科河北南皮0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已成为脑血管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占脑梗死的19%,我院统计占25%。本文对经CT证实260例腔隙性脑梗死CT影像及临床表现分析,认为梗死灶早期清晰准确发现,有助于临床的定性分析,为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CT是目前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最有效最经济的检查手段。

1材料和方法

本文收集了2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男142例,女118例,年龄40-49岁30力,50-59岁74例,60-69岁74例,70-79岁78例,80岁以上6例。扫描使用德国西门子Esprit全身螺旋CT机,距阵512×512,层厚10mm,层间距10mm,扫描条件为130kV,180mA,1.5s,以OM线为基线向上扫描。先进行常规扫描,对可疑部位再行薄层扫描。扫描方法:常规头颅扫描,采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常规层厚10mm,进床10mm;薄层为1.5mm,3mm,5mm,进床为1.5mm,3mm,5mm。常规窗宽为80,窗位为35。薄层窗宽为70Hu,窗位为25-30Hu。薄层窗宽为70Hu,窗位为25-30Hu。260例患者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70例,糖尿病史46例,冠心病史20例,有脑血管病史者24例。其中50岁以上占发病年龄的88.4%。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感,语言不清,活动不利。梗死部位与临床不符者有16例,症状高峰时间:症状立即达高峰146例,TIA发作35例,1d达高峰50例,2d达高峰20例。

2结果

2.1CT表现单发病灶:本组126例,病灶大小约为0.5cm~1.3cm大小,呈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为18Hu~24Hu,无明显占位效应。多发病灶:本组134例,病灶大小约为0.5cm~1.1cm大小,呈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为18Hu~24Hu,无明显占位效应。共检出病灶374个,分布于基底节者204例,丘脑66例,半卵圆中心区64例,颞叶、额叶、顶叶者32例,脑干8例。病灶多发顺序依次是基底节、丘脑、半卵圆中心、颞叶、额叶、顶叶和脑干。

2.2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本组发病以男性为多,50岁以上多见,占87%,患高血压者170例,占65%,糖尿病46例,占17%,冠心病20例,占7%,脑血管病史24例,占9%。

3讨论

在CT检查中,经筛选后进行薄层扫描及运用窗口技术,能够更准确的发现病变,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绝大部分病灶均能准确发现,减少了误诊,为临床提供了诊断和治疗依据。薄层扫描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1]。尤其对老年人,由于脑实质不同程度萎缩,脑实质颗粒比较粗,应用薄层扫描更为优越。薄层扫描同时配合窗口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图像质量,而且容易发现微小病灶,由于层面薄,层面内重叠的结构和内容相对较少,因此,有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干扰,充分显示较小病灶的特点[2]。通过普通CT检查和薄层扫描及窗技术的应用,腔隙性脑梗死能够准确发现。基底节区、丘脑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好发部位,5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临床医师应考虑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可能性大。CT诊断是确定治疗非常有益的首选手段。一旦确诊腔隙性脑梗死,对于积极进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连庆,陆斌,周胜利等.颅底骨折的CT薄层扫描高分辨重建技术与常规扫描的对比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7):589-591.

[2]王福兰,李红刚.可疑腔隙性脑梗死薄层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对比[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