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及防控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及防控措施分析

周菲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3)

摘要:目的对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探讨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6年期间进行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对分析结果和后续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查看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2年期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治疗,没有出现意外事故。对参加介入手术室护理的医护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没有因为职业危险因素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结论对介入手术室进行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可以有效地预判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从而更早的采取防控措施,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防控措施

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必然存在着护理风险的问题,对护理风险脆弱性进行预判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为护理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核心内容就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已经产生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准确的预判,从而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1]。介入性放射技术是近些年新兴的医疗技术之一,借助X线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内,从而进行后续的治疗。鉴于该手术具备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因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谨慎小心,避免出现手术意外事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时刻注意护理工作的流程,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预判和监控。我院开展了相应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一共进行了83例介入手术,83名患者中,男性共47名,女性36名,年龄在28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4.7)岁。

1.2护理风险管理

本院在进行介入手术时,除导管科室外,介入科、神经内科和血管科等相关科室均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共同完成了介入手术。在进行介入手术期间,医护人员进行了仔细谨慎的护理风险脆弱性管理,因此在83例介入手术中,所有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并没有出现意外事故,给患者的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分析,主要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护理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①节假日医院的人流量相比普通工作日更大,而进行的介入手术也大多集中在这个时段,这就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从而为护理增加了风险。②介入手术的护理要求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更加完善的护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如果护理人员的技能不熟练或者出现纰漏,就有可能为护理增加风险。③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大多身体虚弱,抵抗能力差,因此如果护理人员带有潜在的感染因素,极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从而为手术带来风险。

其次是患者自身的因素影响:①一些患者的病情严重,并且在手术中极有可能发生其他意外情况,而非手术本身或者护理本身带来的问题,也会给手术带来更大的风险。②手术中患者如果出现心跳停止的状况,会给手术带来风险。③患者如果对部分药物存在过敏现象,也会给手术带来风险。④在给患者进行输液时,如果产生了不良反应,那么也有可能给手术带来风险。⑤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一些感染因素,那么也有可能影响手术。⑥患者如果在转运途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对手术同样会产生影响。

最后是手术仪器设备的因素影响:如果手术途中因为设备自身原因或者停电等原因导致设备故障或者无法使用,必然会给手术带来风险。

2.护理体会

做好护理风险脆弱性管理。在进行介入手术的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必须先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提高对风险预判的重视程度,并且熟练掌握护理的相关技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准确的预判,并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2]。当护理工作的量加大时,更不能产生厌烦焦躁的情绪,要始终如一地仔细谨慎地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做到精神集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如果工作量确实巨大,必要时可与相关科室进行协调,申请更多地护理人员进行援助。介入手术的患者一般来自不同的科室,因此患者的病情和症状也是不同的,针对他们所要采取的护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汲取相关的护理知识,从而可以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在接到介入手术的通知单后,护理人员必须到相关的科室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治疗方案来确定护理的具体内容,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3]。在平时工作时,需要时刻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立即开展抢救工作。在正式开展手术之前,要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例如手术需要使用的相关设备是否运行良好,如果出现断电情况应该如何及时补救等等。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后,护理人员更要全程跟进,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例如在为患者进行输液时,要仔细认真地核查药物名称、药物剂量,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在患者接受输液后,时刻观察患者的状态,查看患者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另外要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做好导管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相关的仪器设备要进行仔细的消毒工作,导管室也要严格消毒灭菌,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也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工作,确保手术视野完整干净。导管室内的所有物品,尤其是无菌物品一定要确保无菌状态[4]。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无关人员和参观人员的流动,在手术完成后,要将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避免造成感染和污染。

在手术完成之后,要跟随患者将其护送回病房,并在运送过程中小心谨慎,避免过度的颠簸,并对患者的状态进行仔细的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抢救处理,将必要的抢救物品放在患者病床附近,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做好护理风险的质量控制,将责任下放到每一个科室和每一个护理人员,让护理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护理工作,并自觉地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严格按照规定的护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护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在介入手术室中可能引发护理风险的各种不同因素,并寻找到相应防控措施,从细节入手,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时刻放在首位。

3.结果

本院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进行了83例介入手术,在术前均进行了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没有出现意外事件,患者的满意度普遍提高,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4.讨论

护理风险脆弱性的预判和评估,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预估,可以有效地对手术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规避和预防,从而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基础条件。由于介入手术的风险性较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更要小心谨慎,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严谨地思考,从而尽早地发现问题并预防问题,这是对患者生命负责的基本态度,也是每个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介入手术室开展护理风险脆弱性的科学评估,有助于及时且准确采的取防控措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利玲.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461-462.

[2]刁小红.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及针对性防范措施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4):99-100.

[3]孔玲.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52-253.

[4]陶玲,郗娅.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