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英语、活用英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活学英语、活用英语

王秀琴

王秀琴(宜川县西郊中学陕西宜川716200)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学好英语必须从做中学、用中学。这样,才能灵活掌握听、说、读、写等各种应用技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兴趣是促使学生乐于英语表达的有效手段。比如,针对初中教材中大量的英语对话,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简单而又色彩缤纷的教学图片、故事场景等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脑、眼、口、手并用,愉快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自觉追求,从爱小学、会学,最终到乐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对话是经过数数得出风筝的总数。我就指着彩图,和学生一起数,结果连同两只鸟也数进去了,这时眼尖的学生立刻发现了问题,最后才得出真实的风筝数目。这样把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来,学生学习的趣味浓厚,情绪高涨,在愉悦的心境中轻而易举地练习了对话,在灵活掌握知识的同时,活用了语言,从而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效果好。

2.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一定要多练习。我们学英语之所以难,关键在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多练习,势必会导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的结果。初中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对话,为我们练习口语提供了充分的素材。我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带上的标准口语,来直接感受语调和语言的“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尝试对话,并且用实物和真实姓名,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对话的真实性、实用性。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可以增强语感,而且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词汇,准确应用英语表情达意,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正是为了达到不教。”这正道出了教服务于学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要避免把现成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把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变为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问题,不耻下问。以师生交流和学生间交流相结合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思维、情感、动作上,人人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以讲解习题为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教师尽量难点讲解,重点质疑。针对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融会贯通。同时,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余地,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必要时展开讨论或动手查阅教材或有关资料,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启发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畅所欲言。然后教师再给与点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画龙点睛地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尽可能提供让学生表现的机会

人人都有表现的欲望,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众人的认可。要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打开通向知识的智慧之门,让那些奇思妙想点缀我们的课堂,使整个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后进生,给他们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切实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全体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并展现自己的才华,整个课堂就像一锅沸水,不断地焕发出生机活力。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把时间、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部分学生害怕出错,不敢开口,我就鼓励他们,要有“如果给我一根合适的杠杆,我就能把地球撬起。”的胆量和气魄去面对一切。说错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已经努力了。这样,学生没顾虑了,就敢畅所欲言。比如学过的单词,若需写在黑板上,我就鼓励学生写,如果出了错,也让会改的学生一展才能。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说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暂时不会的,也要让他们努力去说,努力去做,即使在课本上找,我也乐意。因为学生是在主动求知,主动学习,久而久之,就会由不会学到会学,以至于学好。

5.为学生创设教学的各种语境,使学生更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感知内容、理解内容

以教材中有个父子在家,有人敲门的对话为例,我让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扮演客人的同学站在门外,做敲门的动作,开始对话。这样赋予对话以现场感,更贴近现实生活,学生触景生情,就能灵活自如地练习对话,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