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脑溢血病人的护理

李克克李燕

李克克李燕(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伊犁835000)

【摘要】脑溢血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为降低脑溢血的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尽早、正确、合理、有针对性地介入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病情诊断的敏锐性,减少和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诱发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的出现,促进病人康复,挽救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脑溢血护理内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20-01

引言

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压迫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为降低脑溢血的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尽早、正确、合理、有针对性地介入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病情诊断的敏锐性,减少和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诱发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的出现,促进病人康复,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对我院自1999年以来入院的脑溢血病人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自1999年10月至今总计230例急性脑溢血病人。女性90例,男性140例,其中伴昏迷和瘫痪者占85%。年龄在30-72岁之间,其中50岁以上的占87%。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病人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疾病对身体所造成的痛苦,而且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能力和对生存的价值丧失信心,患者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悲观绝望等心理状态。针对这些情绪我们护理人员积极帮助病人,细心讲解遵守护理常规的重要性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对病人进行心理疏通,不仅有利于建立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还可以使护理顺利进行,提高护理的效率和效果。

2.2治疗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通过对我院患者治疗情况的调查表明,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以使病死显著降低。

2.2.1内科治疗护理

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

2.2.1.1一般治疗:安静休息,一般卧床休息2~4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应予以吸氧。危重患者应予以心电监测,进行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2.2.1.2控制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会反射性升高,而过高的血压则会更加引起出血增加,而过低的血压又会影响到健康脑组织的血供,所以对于脑出血患者,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

2.2.1.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颅内压的升高可引起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疝导致生命危险。所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是脑出血治疗的总要措施,发病早期用甘露醇脱水,并辅助以呋塞米进行脱水,同时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复查血电解质情况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2.2.1.4预防并发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防止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早期胃肠减压一可观察是否存在应激性溃疡,二可减轻患者胃肠道麻痹引起的腹胀,避免胃内容物因呕吐而发生吸入性肺炎。

2.2.2外科手术治疗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尽最大努力保证神经功能,减少或防止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

2.2.2.1评估病情加强预见性观察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了解术中详细情况,对病情有基本评估。做好术后第一次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的监测等(后半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以利进行病情动态观察对比分析。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是判断病情轻重和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呼唤和给予刺激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对瞳孔大小、形状、光反射严密观测,一旦有异常改变立即报告医生。如护理观察中发现意识状况改变,有加深之趋势;患者病情曾一度有好转,意识障碍减轻或神志基本清楚,后又渐渐转变成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或有不同程度术侧瞳孔散大、光反应减弱,报告医生经CT复查证实颅内有无再次出血。

2.2.2.2保持术后血压稳定,避免发生再出血

术后血压波动大或急剧增高是发生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故监控血压尤为重要,况且术后72小时内为脑水肿高峰期,病情尚不稳定,尤其用降压药物时观察效果,用硝酸甘油和立其丁时,随时调节泵入量,设置5~15min监测血压1次。可进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口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不宜过度降血压,否则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组织广泛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脑功能恢复。

2.2.2.3有效控制高热,减少再出血诱因

高血压脑出血多累及丘脑下部可致高热发生。体温38.5℃~40.0℃,给予物理降温、冰盐水加阿司匹林保留灌肠,尽量控制体温在37℃以下,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冰帽冰毯降温,实施亚低温疗法,冰帽持续应用保护脑组织,并做好减轻脑水肿的护理,保证脱水药物的快速输注,观察尿量了解脱水降颅压效果及肾功情况。

2.2.2.4加强肺部护理,预防感染和低氧血症,预防再出血

为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有效通气量,可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持续吸氧SpO2监测,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头部制动,持续气道湿化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及时吸痰,要注意自上而下旋转吸痰,不可在气道内反复上下抽吸,以免损伤气管黏膜,调节合适的负压300~400mmHg,每次吸痰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5s,也不可引起剧咳、发绀,头部不可过分抬起摆动、同时观察监护仪显示SpO2数值,如荧屏上持续出现心率增快或不整、呼吸不规则、SpO2下降应停止吸痰,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待症状改善后再行气道内吸痰。吸痰注意无菌技术操作最为重要,先吸气管内再吸气管外痰液及口、鼻腔分泌物,不可重复使用,一次1根。

2.2.2.5避免躁动引起颅压增高

对术后躁动、癫痫发作的均应及时排除原因和应用镇静和抗癫痫药物,并施于安全防范措施(如约束带、床栏等),防止脑缺氧、脑水肿加重,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2.2.2.6做好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再拔管,最长者放置达16天,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防止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可用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这样可把凝固的小血块挤掉。对侧脑室或血肿腔置引流管的患者,除注意防管脱落、保持通畅、预防感染外,重点观察每日引流量、颜色。颜色鲜红,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的可能,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处治。床头可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减轻脑水肿,减少引流液的分泌。拔管后注意伤口敷料的干燥,合理安排20%甘露醇静滴降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以免颅内压过高,脑脊液从未愈合伤口处渗出。不利伤口愈合,增加颅内感染体会。

2.3生活护理

2.3.1科学合理饮食:护理人员要让患者注意在饮食上做到:限制盐的摄入量、忌暴饮暴食、高糖高脂食物、凶酒劝酒和抽烟,不宜进食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过浓的咖啡和茶等兴奋性饮料,应多次少量地适量地饮水,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避免血压升高。

2.3.2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导致脑溢血。护理人员要积极引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2.3.3注意生活规律: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者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午睡习惯者尤应坚持),文体活动(特别是打麻将、打桥牌、打保龄球、跳舞、爬山、竞走、观看电视和上网等)力求适度和适量,保持大便通畅和勿使劲搬抬重物。

参考文献

[1]吴明珍.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实践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8.4(3):33-34.

[2]李付云.侯佳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康复护理.中国保健.2008.16(12):122-123.

[3]赵宝利.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及体会.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