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死后心律失常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陈晓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性心肌梗塞死后心律失常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陈晓燕

陈晓燕

桑植县人民医院湖南桑植427100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塞死后心律失常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理想,并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为4.44%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肌组织会发生萎缩及纤维化,进而降低传导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针对于该疾病,除了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外,还应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文主要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岂止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5月,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患者的临床资料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1组成循证小组,我们组织骨干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负责总结该疾病的相关资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以及相关的资料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保障护理服务的持续性与全面性。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前都要进行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

1.2.2循证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受到突然的打击心理情绪较为波动,找寻患者心理情绪影响较为严重的因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通过循证进行深入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疾病影响较为严重的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预后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可发放健康手册,使患者对疾病有深入的认知,认识到临床治疗、护理工作配合的重要性,进行放松心理状态,全面的配合治疗护理,同时家庭因素多数由于患者是家庭的支撑,疾病发生后,担心家庭状况,造成负担,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告知治疗后健康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1.2.3循证急救护理:当患者入院后,院中抢救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的评估,马上实施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在5分钟内,对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保证患者休息并给予供氧保证患者身体器官的氧气需求。快速搭建多条静脉通路,能够让急救药物及时输入[3]。对患者的血氧,心电,血压等一系列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随后完成对患者血液标本,心电图的采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予以硝酸甘油减轻胸部疼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开辟绿色就诊通道,为患者尽早做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就会越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好。

1.2.4循证病情护理:首先密切观察病情,由于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d,以24h内最为多。若患者存在气喘、乏力、昏厥、窒息、心悸等症状,则需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另外要控制诱发因素: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及时间,降低噪声干扰,确保患者休息充分,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维持病房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评估患者排便情况,一旦出现排便困难,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切忌屏气过度用力排便,避免心脏负荷过大[3]。

1.2.5循证基础护理,(1)饮食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在患者发病后10h内给予流质饮食,并且要逐渐过渡到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少食多餐;(2)疼痛护理,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心绞痛,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通过改变体位来缓解疼痛感,同时通过音乐、视频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3)用药护理,在临床用药方面。如果患者在一天内需要多次服药,一定要制定好用药时间[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p<0.05),详情见表2。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0.05)。见表3.

表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

3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改变,生活、工作等压力的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多种原因,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种疾病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的病情较为严重,其临床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维持患者的窦性心律,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由于该疾病较为严重,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大其护理干预,循证护理是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与护理有效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与丰富的疾病知识,以患者病情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病情特征、评估结果及患者需求制定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治疗安全性[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得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理想,并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为4.44%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说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同时降低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霞,李小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21-123.

[2]王倩,游桂英.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95-496

[3]宋秀花.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8):221-222

[4]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441-1442.

[5]鲍晓,王鸣鸿,刘惠宇.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