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青少年DR全脊柱摄影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网瘾青少年DR全脊柱摄影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钟江炜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40)

【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DR摄影技术在网瘾青少年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250例社区网瘾青少年的全脊柱DR摄影检查的资料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250例完成的全脊柱摄影检查,图像显示清晰、完整和连续,232例合计出现颈椎曲度变直及反弓,126例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合并肩颈部不适症状,61例存在腰椎曲度异常。结论:采用全脊柱DR摄影检查能全面清晰显示网瘾青少年全脊柱影像,对及早发现不健康脊柱问题及进行纠正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脊柱成像;网瘾青少年;DR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68-03

目前脊柱劳损性疾病的发病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及年轻化[1-4]。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的颈椎病发病率已经高达10%,甚至可能更高[5]。由于网瘾青少年长时间以一个固定姿势注视电脑显示屏,缺乏适当运动和休息,所以网瘾青少年的脊柱劳损性疾病发病率更加高。随着近年来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6],X线摄影技术在全脊柱正侧位摄影方法上得到了极大进步。为了探讨一种良好的影像检查技术及了解网瘾青少年的脊柱健康问题,本文对250例名网瘾青年行全脊柱DR图像拼接技术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250例社区网瘾青少年的全脊柱DR摄影检查资料,其中男性154例,女性96例,年龄最小11.4岁,最大26.7岁,平均17.36岁;网瘾时间最短1.01年,最长13.76年,平均6.18年。

1.2仪器

使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DR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所有图像在西门子图像处理工作站上完成剪切、重叠和拼接,用Kodak-DryView6800干式激光相机进行打印胶片,胶片尺寸35cm×43cm。

1.3摄影条件

全脊柱DR摄影采用站立全脊柱前后位(正位)和右侧位(侧位)。图像拼接经过多次自动曝光的方式获得全脊柱的正侧位照片。全脊柱摄影的照射野上下起止位置通过操控DR设备球管头探测器进行设定,设定照射距离为1.8m,摄影条件采用自动曝光,所有的图像储存到图像处理工作站,全脊柱影像的剪切、重叠和合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拼接完成。

1.4影像评估

由影像科高级职称医师及技师组成图像影像质量评价小组。图像影像质量分为三级:①优:图像完整连续,显示清晰,对比度较高,偏差小,无任何伪影;②良好:图像显示完整,图像质量好,清晰度较好,偏差小,无任何伪影归;③一般:图像显示不完整,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均偏低,或可见异物伪影。

1.5脊柱生理曲度测量

采用Borden氏测量法对颈椎曲度进行测量,具体方法为自颈椎枢椎齿突后上缘到第7颈椎椎体后下缘画一条直线定义为A线,沿各颈椎椎体的后缘画一连线定义为B线,在A线和B线之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C线即为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当C为正值时为颈椎“前凸”,代表颈椎生理弧度正常;C等于零时为颈椎“变直”,代表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为负值时为颈椎“反弓”,代表颈椎生理弧度反弓。采用seze法测量腰椎曲度,具体为在DR侧位片上自第12胸椎椎体的后下角至第1腰椎椎体后上角作一连线,各腰椎椎体后缘的弧线形成一弓,测量由弓顶至上述连线垂直距离即为腰椎曲度(弓顶距离,单位mm)。弓顶距离正常值为18~22mm,小于18mm定义为腰椎椎曲变小,等于0mm为腰椎椎曲变直,小于0为腰椎椎曲反弓,大于22mm为腰椎椎曲增大(腰凹增大)。

2.结果

2.1图像影像质量评价

对全脊柱影像图片质量进行评估,统计显示,影像图片质量优206例(82.4%),良好33例(13.2%),一般11例(4.4%),优良率95.6%。

2.2网瘾青少年全脊柱X线影像学表现

250例网瘾青少年全脊柱DR摄影异常情况及脊柱椎体曲度异常影像学表现详见表1及表2。在250例网瘾青少年中,232例合计出现颈椎曲度变直及反弓,126例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合并肩颈部不适症状,61例存在腰椎曲度异常。

表1250例网瘾青少年DR全脊柱摄影异常情况

3.讨论

现今脊柱劳损性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对脊柱劳损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7,8]。脊柱损伤和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是脊柱生理曲度的变化,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脊柱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以及脊柱结构与病变的关系开始为人所认识,即脊柱生理曲度在维系脊柱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脊柱生理曲度与脊柱劳损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关系。大量的研究观点均认为脊柱劳损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9-11]。所以,观察脊柱生理曲度的变化对脊柱劳损性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研究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所以脊柱生理曲度变化也是本研究对网瘾青少年脊柱健康调查的主要观察内容。

DR设备以平板探测器为主要成像方式,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给DR拍摄大尺寸图像研究带来了有利机遇。全脊柱摄影成像的原理是通过将多幅影像图片进行局部区域图像配准重叠而实现的[12]。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及更新,目前DR全脊柱摄影成像技术已经实现了减少X射线照射剂量,并且由于其有拥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能力,避免了因患者轻微晃动而导致的重新摄片,同时在摄影过程中也做好了患者的防辐射工作,符合摄影质量保证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成像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利用DR进行全脊柱摄影成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达到95.6%,证实了这些优点。

本研究所有的网瘾青年脊柱X线异常情况中,232例颈椎椎体序列不齐,胸腰椎椎体序列异常均较少,说明网瘾青少年以颈椎问题最大。这是因为网瘾青少年由于长时间以一种固定的姿势注视电脑显示屏,缺乏必要的运动和休息,导致其脊柱异常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表现为以颈椎椎曲异常和颈椎失稳为主。在颈椎曲度变直和反弓病例中有126例出现颈椎椎曲异常并且伴有颈肩部不适的症状,其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占整个颈椎椎曲异常的50.4%。其中以颈肩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几乎在影像学上都表现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上述综合表现,按照广义的颈椎病概念,已经可以诊断为颈椎病。网瘾青少年长时间固定姿势注视电脑显示器引起弓背颈前伸的不良姿势及习惯,导致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曲度的改变会引起颈椎生物力学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颈椎软性组织或骨性组织病变,软性组织和骨性组织的平衡配合作用遭到破坏[13],颈椎前凸曲度的变直或变小将重力转移至椎体和椎间盘,使得颈后部肌肉维持头部的位置和脊柱稳定性的应力增加,降低了颈椎的弹性和韧性,不能有效缓冲振荡对脊髓和神经所造成的损伤,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所以网瘾青少年临床上多表现为颈椎曲度异常伴有颈肩部不适。

综上所述,采用DR全脊柱摄影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快捷,辐射低,费用低廉,能全面清晰显示网瘾青少年的全脊柱影像,对及早发现不健康脊柱问题和进行及时纠正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诗忠,陈水金,宋红梅,等.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青年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1):956.

[2]张超华方军凯.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现代医院,2015,(4):148-149,152.

[3]陈小志,李巧.112例青少年颈椎病病例的影像学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10):1130-1130.

[4]杨刚.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诊断与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5,(18):4143-4143

[5]沈尔安.关注青少年颈椎病[J].妇幼保健杂志,2005,12(12):18.

[6]全筱筱,熊文举,潘军杰等.基于深圳市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医院影像系统的构建[J].现代医院,2015,15(2):132-134.

[7]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4,(1):62-64.

[8]陈赞.2014年版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腰椎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4):182-186.

[9]顾晓民,贾连顺,陈雄生,等.退变性腰椎侧凸与腰椎曲度和骶骨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969-71.

[10]叶国栋,王艳国.颈椎曲度异常与颈椎病的相关性[J].颈腰痛杂志,2014,35(2):154-6.

[11]张明才,石印玉,王翔,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10):746-9.

[12]张旭峰,严壮志,N.R.Wanigasekara,等.基于拼接技术的医学X光片全景成像[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5,18(5):360-4.

[13]王拥军,施杞,沈培芝,等.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动态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3):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