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16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

于志涛

(桓台县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桓台2564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19眼)ARN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6例患者(19眼)治疗后,16眼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视力改善率为84.2%,所有患者视网膜复位效果满意,治疗后随访均未发现继发感染和眼球萎缩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早期可行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诊断;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03-0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一种眼内感染疾病,该病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视功能,因此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作用[1]。本文将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AR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16例(19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4年美国葡萄膜炎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6.2±2.3)岁。

1.2临床诊断临床表现:眼红、眼痛、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眼前黑影、前房细胞及蛋白有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早期视网膜外层可见黄白色病灶,中晚期视网膜可出现全层坏死和退行性病变,典型表现为奶酪样改变。视力: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0.3~0.58例,0.05~0.34例,≤0.054例。眼压:13例患者眼压有升高,范围在21~36mmHg。辅助检查: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可见结膜睫状充血,眼底视网膜多发白色、黄白色融合成片的坏死灶,动脉狭窄或闭塞呈结节状,可见血管鞘,其中有13眼周边部视网膜见多发裂孔;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患者视乳头边界不清,视盘部位或全部为高荧光,视网膜动脉血管较细,管径不均匀,充盈较迟缓,管壁通透性提高,并伴有荧光素渗透;眼部B超检查示11例有玻璃体混浊,6例有视网膜脱离,4例出现玻璃体少量混浊或无明显异常。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抗凝药物、营养神经药物以及维生素治疗,对于无视网膜脱离,眼玻璃体浑浊较轻者则对周边部视网膜坏死灶及裂孔边缘行激光治疗,对视网膜脱离,眼玻璃体浑浊较重,视网膜有较大裂孔者则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手术,以切除玻璃体及其增殖膜,视网膜下增殖严重者行周边部视网膜切开,视网膜坏死区裂孔边缘行眼内激光光凝治疗。

1.4随访观察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并测量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同时复查眼底镜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2.结果

16例患者(19眼)治疗后,16眼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视力改善率为84.2%,其中0.05以下的5眼(26.3%),0.05~0.3的8眼(42.1%),0.3以上的6眼(31.6%),视网膜复位效果满意。治疗后随访均未发现继发感染和眼球萎缩并发症,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0眼中,1眼术后形成视网膜下增殖膜,2眼形成黄斑区视网膜前膜。

3.讨论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病变及视网膜脱离为特征的眼部综合征[2],目前临床研究认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是导致感染的主要病毒[3]。早期诊断并及时的采用药物、激光光凝、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对提高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不仅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还应辅助性的做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B超检查,多数患者裂隙灯、眼底镜检查可见眼底视网膜多发白色、黄白色融合成片的坏死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为患者的视乳头边界不清,视盘部位或者全部为高荧光,可证实视盘炎症的存在,而B超检查可了解患者玻璃体和视网膜的状况。对于首次发作的葡萄膜炎患者,医师应详细检查眼底,测量眼压,对于眼压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仍有加重者应警惕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可能[4]。在临床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为主,阿昔洛韦是目前公认治疗活动期ARNS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可采用静脉滴注、口服或玻璃体腔注射给药的方式,抗生素多选用头孢唑啉治疗,疗效尚可,抗病毒治疗1~2d后可给予全身或球旁注射糖皮质激素,以减轻视网膜的炎性反应,保护视神经和视网膜[5]。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激光手术是治疗ARNS的重要手段,温心明[6]认为:患者应在视网膜脱离发生前的早期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激光光凝并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激光光凝治疗可以防止和限制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发展,玻璃体切割手术应掌握良好的手术时机,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若眼部体征仍加重,应早期预防性行玻璃体切割术,以避免视网膜脱落,改善患者的视力。

【参考文献】

[1]刘存宁,李玉涛,张怀强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取出时机选择[J].临床眼科杂志,2011,19(3):230-232.

[2]贾彩华,白赫南,毕燃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治疗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4):631-633.

[3]王景泽.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27眼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54-55.

[4]金绘祥,黄宝玲,吴昌凡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九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7):47-49.

[5]唐芬,郭小健.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J].海南医学,2013,24(11):1660-1664.

[6]温心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