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诊断脐尿管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CT检查在诊断脐尿管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周开祥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625600)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脐尿管囊肿的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式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放射科接诊的8例脐尿管囊肿的病人,将所有病人进行CT和彩超检查,并经外科手术后证实诊断确切。结果:5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符合;彩超检查结果3例相符,2例不能确诊。结论:本组病例检查结果表明CT在于脐尿管囊肿病的诊断效果显著高于彩超,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CT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8-0176-02

脐尿管来自尿囊,最后会闭合成脐中韧带。脐尿管源于尿囊上部,在胚胎发育的第七周,膀胱处于脐部,随后沿腹前壁向下沉降,上部逐渐缩小、闭锁为脐尿管索。脐尿管一般出生前即应萎缩、完全闭塞、纤维化而形成脐中韧带。但有时可闭塞不全,尤其是脐尿管下1/3段,约1/3脐尿管残余部与膀胱相通。此处结构与膀胱壁组织相同,内衬移行上皮,在一定刺激下具有分泌功能。常因闭锁不全而发生脐尿管异常。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放射科接诊的8例脐尿管囊肿的病人,8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53±7.25。患者自我发现包块有时间20-40年,平常身体无不适感觉,腹软,脐部无红肿,无外溢物,脐下正中触及条索状物,压痛不明显。接诊后查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0.7×109/L,中性80%。将所有病人进行CT和彩超检查,并经手术后证实诊断确切。

1.2方法

将使用彩超和CT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其诊断价值的最佳方法。

1.2.1彩超检查

西门子X300彩超机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2.0hz,对患者在膀胱充盈的状况下进行泌尿系统常规切面检查。

1.2.2CT检查方法

检查设备及材料:采用日本ToshibaAquilion16层MSCT扫描仪。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300mA,螺距15,球管旋转一周的时间0.5S,采集层厚1ITlm,重组层厚1mm,重组间隔0.5mm。美国Medrad公司生产的高压注射器。使用先灵公司生产的菲离子型CT对比剂碘普罗胺(300mgI/m1)。患者在膀胱充盈的状况下进行泌尿系统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肝下缘到盆底,先行盆腹腔平扫。然后通过病人肘静脉以3mils流率,总剂量按1。5~2.0ml/kg,注射含碘对剂,患者1次屏气,连续扫描。采用Sure—Start软件应用自动团注触发扫描技术,行2期或多期扫描,8例行矢状面多层面重组。包括痛灶部位、形态、大小、密度、Retzius间隙及邻近组织的影像改变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彩超和CT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8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8例患者CT检查能确诊为脐尿管囊肿,与术后诊断符合;彩超检查结果5例为脐尿管囊肿可能,与手术诊断结果相符,3例为中下腹囊性占位病变(与腹壁关系密切),不能确诊。

2.1CT增强扫描结果

8例脐尿管囊肿均位于腹中线处Retzius间隙内的脐尿管走行区。1例脐尿管囊肿CT显示阴性。1的CT表现为纺锤形或长务状囊性病灶,囊壁光整,囊内密度均匀,CT增强后无强化。2例脐尿管囊肿伴感染者CT表现为形态类似的囊性病灶,壁厚强化明显,其中1例并发脐尿管憩室形成。1倒脐尿管囊肿伴瘘形成表现为含对比荆的管状或索状结构,位于脐与膀胱之问,直径约为0.5~2.0cm。2例脐尿管囊肿伴痿道伴脓肿形成表现为舍对比荆的管状结构口径不一致,轮廓不清,增强后强化明显,与术后诊断符合;一例CT检查图片见图①-③:

2.2一例彩超检查结果

彩超内回声正常,壁光整,其前上方至脐部的腹壁深层探及一长约10.2cm,前后径3.8cm的“管道样”低回声区,边界清晰,与膀胱关系显示欠清。子宫、双侧附件未探及异常回声。嘱患者排尿后复查:该低回声区长约16.0cm,前后径约4.9cm,其末端似与膀胱顶部相连。余未探及到异常回声。彩超检查图片见图④-⑤:

2.3术中诊断结果

8例患者术中见中下腹部壁层腹膜内见囊性肿物,下方与膀胱壁相连,用电刀将其整块切除,下切至膀胱肌层。病理所见,包膜较完整,内为胶样物,镜下所见,囊壁内衬高柱状上皮,病理诊断:1例腹壁肠源性囊肿,3例单纯性脐尿管囊肿,2例脐尿管囊肿伴感染者,3例脐尿管囊肿伴痿道。临床诊断均为脐尿管囊肿。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对比见表1

表1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对比

组别人数与术后诊断相符与术后诊断相符不能确诊

CT检查组5500

彩超检查组5332

3结论

脐尿管囊肿的解剖部位比较独特,均发生在腹中线脐尿管走行区,CT表现多样性,如果合伴慢性感染多以混合性肿块为主,CT尤其是MPR重建能清晰显示脐尿管囊肿的部位、形态、密度及与相邻组织的关系,正确认识脐尿管囊肿的CT影像表现及分型,有利于对脐尿管囊肿的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两种检查方法对5例小儿的脐尿管囊肿的检查诊断结果表明,CT的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4讨论

脐尿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发育畸形,在成人是最常见的发病类型,约占所有畸形的30%。各个性别的发病率均等,且30岁以下的患者发病多以脐部表现为主,30岁以上患者则以膀胱的表现更为突出[1]。囊肿多位于脐尿管下1/3近膀胱处,很少见于上1/3处。囊肿大小不一,多在各种原因所致囊肿变大或偶尔体检时发现。脐尿管来自尿囊,最后会闭合成脐中韧带。脐尿管源于尿囊上部,在胚胎发育的第七周,膀胱处于脐部,随后沿腹前壁向下沉降,

上部逐渐缩小、闭锁为脐尿管索。脐尿管一般出生前即应萎缩、完全闭塞、纤维化而形成脐中韧带。但有时可闭塞不全,尤其是脐尿管下1/3段,约1/3脐尿管残余部与膀胱相通。此处结构与膀胱壁组织相同,内衬移行上皮,在一定刺激下具有分泌功能。常因闭锁不全而发生脐尿管异常。脐尿管发育异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脐尿管不闭,是脐尿管两端开放,膀胱通过脐尿管与外界相通,表现为脐部漏尿;2、脐尿管憩室,脐端闭合而膀胱端开放;3、脐尿管瘘,脐端开放而膀胱端闭合,表现为脐部有粘液样或脓性分泌物;4、脐尿管囊肿是两端闭锁而中部形成囊肿。脐尿管囊肿属脐尿管畸形的一种。单纯性脐尿管囊肿较小时一般无临床症状,增大后腹壁包块明显,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下腹痛等症状,累及膀胱壁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膀胱刺激症状。脐尿管囊肿多见于男性,本病例为女性。

CT表现分为3型:(1)单纯性囊肿型,CT值呈水样密度,边界清晰的“纺锤”形或椭圆形薄壁肿块;(2)囊实混合型,肿块呈囊实性占位,CT值约5-35Hu,单囊或多囊,实性成分不等,边界欠清晰;(3)实性肿块型。囊肿如继发感染,鉴别诊断较困难。可表现为囊实相间的肿块,囊内密度不均,边缘毛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周围脂肪层模糊,膀胱壁可增厚,必要时进行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实性肿块轻度强化以外周部为主。

脐尿管囊肿可以恶变,在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发作次数渐增多,可有尿频、尿急,有时候尿液呈洗肉水样,偶有黄白色黏液沉淀。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CT检查:从膀胱前上方的正中延至脐孔水平处见一巨大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囊壁及实质部分可见散在小点状钙化,实质部分在膀胱左前上壁并突向膀胱腔内,增强扫描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还可见到肿瘤向邻近的膀胱、盆腔及腹壁侵犯的征象。肿瘤穿刺病理活检:纤维结缔组织及横纹肌组织,见黏液样物,其中漂浮有上皮细胞团。膀胱镜检及MRI多平面成像有时候也有一定帮助。另外,在临床中脐尿管囊肿伴发感染时还可继发巨大嵌顿性脐疝、肠梗阻、阑尾炎等疾病的报道[2,3]。应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腹壁疝,图像与其很相似,但腹壁疝可以回纳入腹腔,而脐尿管囊肿不能;(2)、膀胱憩室,多位于输尿管入膀胱壁处,呈窄颈连于膀胱,与膀胱相通;(3)、结核性腹膜炎,多数病人腹腔内有积液,结核症状明显;(4)、卵巢囊肿、肠系膜囊肿,二者与腹壁关系不密切,可相对运动,活动度较大。B超、MRI可以协助诊断。CT的密度分辨力较高及CT多平面重组尤以矢状面图像及斜面图像可以更加立体、直观显示病灶及其邻近的毗邻关系。MRI水成像更能直观显示脐尿管囊肿部位、范围、形态与膀胱关系,而且可以做为判定病期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当脐尿管囊肿伴发出血、感染或恶变时,MRI增强扫描能较敏感的做出判断,因CT在于脐尿管囊肿病的诊断效果显著高于彩超,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4]。

参考文献

[1]脐尿管囊肿的CT诊断价值放射学实践2009.8.24.8

[2]蔡蔚.贺菊乔.脐尿管囊肿合并巨大嵌顿性脐疝I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6):765.

[3]叶剑桥,李小明.脐尿管囊肿感染继发肠梗阻阑尾炎1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4,25(2):86.

[4]罗敏.正常脐尿管及其脐尿管病变的MS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9):8401—8404.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