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性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性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邓碟霞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510510

【摘要】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性脑卒中康复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10.05±1.21)分、(89.64±6.65)分,对照组分别为(17.22±2.64)分、(72.30±5.18)分。结论:在缺血性脑性脑卒中康复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更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康复

脑卒中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可以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更高[1]。有效的治疗是保障患者良好康复的关键,为了保障治疗效果,临床应该配合做好相应的护理。本研究具体分析在缺血性脑性脑卒中康复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选取我院80例缺血性脑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2±7.3)岁,平均病程(14.8±2.3)天;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5±7.1)岁,平均病程(14.1±2.4)天。2组基本资料中的各项内容相比较,一致性良好(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脑卒中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主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常规介绍,叮嘱患者日常生活禁忌行为,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

1.2.1入院第1-3天:核实身份,留置腕带,建立病历。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相关工作人员情况;告知患者健康饮食方案以及正确体位,引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做好查体,评估患者具体情况;遵医嘱合理用药;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1.2.2入院第4-7天:继续对病情、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向患者介绍疾病具体知识,增加患者了解;叮嘱患者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发症预防方法;密切观察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行良肢位摆放宣教,进行被动运动指导。

1.2.3入院第8-11天:继续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言语障碍加重、视物不清、眩晕、复视、肢体功能障碍加重、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继续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控制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保持病床上良肢体摆放,适当改变体位,关节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肩、肘、手、膝、髋、踝等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力度由小到大,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半小时。患者肌力改善,能够部分自主活动,主要行关节主动运动,并给予抗阻训练。

1.2.4入院第12-14天: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观察患者及其家属在开展训练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对辅助器进行正确使用;评估前期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1.2.5出院前: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对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以及及时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活动关节,在前期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将科室联系卡、出院有关文件以及健康指导手册给患者,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叮嘱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

1.3评价指标

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包括意识程度、眼球运动、视野、面部肌力、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11个项目,总得分范围为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

利用BI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共有项目10个,总分100分,重度依赖≤40分,中度依赖为41-60分,轻度依赖为61-99分,无依赖为100分。

1.4统计方法

经SPSS19.0分析数据,利用(±s)表示全部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照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2.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护理前两组评分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护理后得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如下表。

表1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s,分)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其中包含循证护理、整体护理,融入了质量持续改进[2]。临床护理路径将整体护理分解为很多个具体护理操作规程,患者的接受度更高,护理人员的实施难度也有所下降,实现了护理服务实施的开放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人性化。护理路径增加了护理的预见性以及计划性,所以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3]。在临床护理路径中,通过对患者开展早期康复锻炼,帮助患者肢体功能状态得到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进,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4]。本研究观察组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在护理后分别为(10.05±1.21)分、(89.64±6.65)分,均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7.22±2.64)分、(72.30±5.18)分,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性脑卒中的康复中应用能够更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萍.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4):361-362.

[2]朱炳蓉.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11-12,15.

[3]罗春志,袁兴玲.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8):395-395,396.

[4]刘兴山,崔淼,董雪等.运用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61-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