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导管在浆膜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深静脉导管在浆膜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孙雪龙蒋骅

孙雪龙蒋骅(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卫生院215131)

【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208-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深静脉导管进行浆膜腔积液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浆膜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并评价引流效果。结果所有浆膜腔积液患者均经深静脉导管抽净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者肺组织复张,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深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是治疗浆膜腔积液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深静脉导管浆膜腔积液留置引流

在基层卫生院治疗浆膜腔积液中多采用反复多次穿刺抽液或由外科介入行闭式引流术,局部创伤大,易损伤浆膜下器官,并发出血、感染等。而近年来,深静脉导管逐渐被用于各种浆膜腔积液的引流治疗,体现了创伤性诊疗操作微创化的趋势,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基层卫生院开展。作者自2005年12月-2011年10月以深静脉导管为22例胸腔积液进行引流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人资料

本组中22例浆膜腔积液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结核性胸膜炎导致的胸腔积液12例,恶性胸腔积液5例,肺炎并发胸腔积液3例,心衰并发胸腔积液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0岁-85岁。所有患者均经胸片或胸部CT以及B超证实胸腔积液。

1.2操作方法

所用深静脉导管为美国arrow公司单腔抗菌型深静脉导管(14G),一次性使用。患者置管前均经B超胸腔积液定位,操作时患者骑跨坐位,选B超定位处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局麻后胸穿置入配套之导引钢丝,再置入深静脉导管,初次置入胸腔内深度5cm-10cm。导管不与皮肤缝合固定,以粘性无菌敷贴固定之,隔日更换敷贴。置管后每日或隔日抽液1次,每次最大量1000ml,抽液时任何体位均可,以保证抽液顺畅为度。抽液后用肝素帽封管,病人不制动。待胸片证实胸腔积液已抽净,肺已复张后拔除导管。

2结果

本组22例患者穿刺均成功,且无胸膜反应、出血及穿刺口感染等,胸腔穿刺抽液患者无气胸等并发症。其中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完全引流抽除,平均置管5天,术后肺完全复张。3例肺炎伴发胸积液完全抽除,置管3天,术后肺完全复张,胸片检查无胸膜粘连。2例心衰伴胸腔积液,置管超过7天,胸水明显减少,呼吸功能改善。5例恶性胸腔积液平均置管10天,胸水明显减少。本组病例置管术中,术后均无明显不适反应。

3讨论

胸腔积液为临床常见病,结核性胸腔积液是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机体迟发型超敏反应,在此基础上结核菌或结核蛋白进入胸膜产生胸膜炎症,逐渐形成胸水[1]。恶性胸腔积液常提示肿瘤已进入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临床胸闷、气急严重。恶性胸水量通常较大(中等到大量),生长速度快。积极控制胸腔积液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心衰所致的胸腔积液为漏出液,量少者通过强心、利尿等处理后可减少。但大量胸腔积液可加重心衰,使患者临床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以上两种胸腔积液过去常采用反复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或行传统的皮肤切开后安置胸腔引流管治疗。反复胸穿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胸腔穿刺时随胸水量减少、肺的复张并发气胸、出血等几率增加。而传统的留置引流管方法更易出血、感染,且可因皮肤切口过大易致皮下气肿,且因创口大,给患者心理、生理造成较大的负担[1]。深静脉导管留置治疗闭合性气胸是非常有效的手段[2]。总之,我们认为采用留置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有安全性能高、创伤小[3]、患者易于接受、可直接拔管,不必缝合皮肤切口等显著优点。一次置管后可反复多次引流,且因创口小,感染几率减少,本组无一例感染。对老年患者,体弱者,尤其肿瘤患者,胸水量大者使用更显操作简单、方便及安全。

参考文献

[1]金玉坤,孙昕,杜钟珍.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2):280.

[2]谢佳政,张丽琴,陆志伟,等.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36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30.

[3]方建飞,金梅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抽气术治疗癌性气胸6例报道[J].浙江临床医学,2006,8(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