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王丽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王丽云

王丽云

□王丽云

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是当教学改革的重点。高考的改革给了教师探索与创新的机遇,教师面对的确实是更大的压力。为此不能消极等待,要积极应对,多做思考,乘改革的东风和新教材的推广,力争使高中化学教学和理论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培养出的孩子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而养成了只能在家长或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内运行,不敢越雷池半步进行创新的习惯。家长和教师教育时还提出什么“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致使学生过于严谨,尊崇权威,定势思维强,创造性思维薄弱。学生被动学习,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忽略了主动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1.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1.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1.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

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2进行“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教学的探索化学教学在教学思路上必须有所突破,要重视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科研能力,让化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新教材中安排的活动和探究内容较多,这些“实践活动”、“科学探究”也正是人们教学中的薄弱点。实践证明,相当多教师没有按要求完成教材上布置的“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的教学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有:课时紧张,如果真想在课堂上按教材进行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确实难以完成;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师生配合难以默契;教师观念陈旧,仍只相信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由上述三种原因,教师就随便将活动的过程省略了,还是将学生作为盛装知识的容器,直接将结论和结果塞给他们,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让学生与探究和实践活动失之交臂。

“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建议和对策:一是淡化课时教学,加强整体设计。基于新教材的化学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科学探究”的主题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一般应以一个课时为一个活动单元展开设计和实施,但课时不足会导致整个计划流产。其实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将一个模块划分为几个主题,相应地把时间进行划分,实施时也不必以“课”为基本单位,而以模块本身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每隔一段时间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完成,要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是建立化学“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论框架。化学“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应主要源自教材,但并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呈现,而应该是在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活动方案的设计过程应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分工协作,集思广益,尽可能调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出活动主题,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活动情况,组织好应答性的学习环境,并进行适当的活动指导。三是利用案例,设计问题。学生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他们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并与原有知识相融合,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再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问题的提出、解决,从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有主动进行探索、尝试独立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信心,也便会逐渐掌握探求新知识的方法,无形中也便获得了不断深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便真正学会了学习。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由教师控制的那种沉闷和严肃即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3让教学回归生活化学即生活,化学学习的最终要服务于社会和生活。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活动,都不要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化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化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学会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化学学习的领域。化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直接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质疑和思考,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对培养化学学科兴趣也十分关键。当然,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削弱化学课堂教学。化学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科学探究”,要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搞不好就是一盘散沙,玩了、乐了,就是没学到科学方法和知识。一定要围绕中心开展,千万不能形式上丰富多采,内容上远离主题,形散神散。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