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感冒抗生素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社区居民感冒抗生素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易建军

易建军(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弥市中心卫生院湖北荆州434035)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社区居民感冒后使用抗生素的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社区850名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进行感冒与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认为抗生素能缩短病程和减轻病情,自认为必须用抗生素,医生建议应用抗生素等。结论社区居民感冒应用抗生素治疗状况存在严重误区,必须大力做好合理应用抗生素宣传工作,逐步改变社区居民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感冒现象,减少或杜绝耐药菌的产生,提高疾病治疗质量。

【关键词】社区居民感冒治疗抗生素使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080-02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频繁、范围最广的药物之一,抗生素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使用寿命缩短,出现超耐药菌,增加了医源性疾病的发生[1]。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常见症状,常伴有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是人群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临床上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多行对症治疗,因此,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乃至滥用药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患者也把抗生素当作常规药物使用,而抗生素使用越多,医疗费用越高,不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上的浪费,增加了家庭负担,而且容易使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了医源性疾病的发生率。现将本社区2011年9月~2013年9月850名居民感冒治疗情况及健康资料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社区850名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感冒与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过去用药情况、最近一次感冒情况、用药情况、对抗生素了解和使用情况。本次发放调查表850份,收回850份,调查表收回率100%。

2患者一般情况

本组居民850人,其中男454人,女396人。<18岁173人,18~50岁462人,≥50岁215人。其中,大学学历191,中专及高中学历345人,初中以下学历286人,无学历28人。享有医保者428人,公费49人,劳保115人,自费258人。

2结果

2.1患者发热情况

体温>38.0℃者334例),38~40.0℃者94例。发热1天者251例,发热2天者162例,持续3天以上15例。伴有高血压148例,伴有冠心病112例,伴有肺部疾病108例。

2.2应用药物和抗生素情况

本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417例,其中使用抗生素治疗243例。使用抗生素患者中,只使用一种抗生素171例,使用两种抗生素72例。应用头孢类抗生素136例,应用青霉素类52例,应用氟喹酮类26例,氨基糖苷类16例,使用磺胺类13例。

2.3就诊和医药费情况

去医院就诊1次265例(占31.18%),就诊2次78例(占9.18%),未就诊74例(占8.71%)。

医药费支出低于50元85例(占10.0%),50~150元191例(占22.47%),150~200元58例(占6.82%),200~300元49例(占5.76%),300元以上34例(占4.0%)。

2.4应用抗生素原因

医生诊断使用104例(占31.18%),自己决定121例(占31.18%),亲友提议18例(占31.18%)。

2.5抗生素来源情况

抗生素来源中,医生处方119例(占14.0%);药店购买48例(占5.65%),家中存放76例(占8.94%)。

2.6用药后不良反应

本组因感冒使用抗生素243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43例(占5.06%),其中皮疹16例(占1.90%),胃肠道症状8例(占0.94%),恶心呕吐5例(占0.59%),头晕、乏力9例(占1.06%),出现心悸4例(占0.47%),过敏性休克1例(占0.12%)。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过敏性休克者,经紧急抢救后恢复正常。

本社区居民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情况详见表1。

表1本社区居民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情况调查表

3讨论

感冒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因此多不必用抗生素治疗。只有感冒伴有持续高热时,方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抗炎治疗。但由于目前临床尚无治疗感冒的特效药物,对感冒患者多行对症治疗,因此,社区中居民在治疗感冒治疗中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乃至滥用药现象[2]。本调查研究显示,社区居民患感冒后应用抗生素现象十分普遍,首先,社区居民因对感冒发病机理不清楚,误认为有病就应该应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仅能减轻病情,还可缩短病程,减少治愈时间,因而居民为治疗感冒而应用抗生素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未应用药物治疗或未用抗生素治疗者;其次,居民感冒使用抗生素的首要来源是医生诊疗建议而使用;或把抗生素作为家中常备药物;还有的居民感冒后,未经就诊而自行到药店购买抗生素应用。自行应用抗生素危害极大,严重过敏者易造成生命危险。第三,要改变居民感冒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必须提高居民感冒防治知识,加强抗生素应用知识的宣传,使居民普遍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指导居民感冒治疗方法,少用或不应用抗生素既可减少不必要的医药费用支出,而且能有效防治医源性疾病,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社区医务人员要做好感冒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指导居民加强身体保健和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对经常发生感冒的家庭要发放抗生素知识宣传手册,内容包括抗生素适应症和禁忌症、抗生素过敏症状和抢救措施等,以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杜绝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健康危害。要大力加强抗生素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抗生素处方,保证药店按医生处方出售抗生素。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及抗生素的规范使用的培训、使用原则、加强社会责任感[3]。从而多渠道、多角度加强抗生素管理工作,切实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有效预防医源性疾病,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性现象。

参考文献

[1]乔妍,王彦,潘玉洁.某社区门诊感冒抗生素使用情况.中国神区医师,2013,15(6):25-25.

[2]胡家兴,祝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合理用药的举措与体会.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5):628-629.

[3]雷晨,刘晓梅.治疗感冒应用抗生素不合理原因分析.西北药学杂志,200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