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做到“节节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语文课堂如何做到“节节清”?

朱智强

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学朱智强邮编:210048

“节节清”,顾名思义,当堂内容当堂清,其宗旨就是及时巩固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初中语文课堂,多年来形成了低效、拖沓的积弊,因此实施“节节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做到“节节清”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对教材、学情的准确把握是“节节清”的前提。

我们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涅把备课界定为“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学重难点有准确的把握,对教学程序有合理的安排,对教学手段有灵活的运用,实施起教学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很难想象,一个对教材、学情都不熟悉的教师能够上出一堂高效的课来。

二、教师智慧地处理教学内容是“节节清”的有力保证。

不少老师抱怨,语文教学内容繁杂,要做到“节节清”谈何容易?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能说得清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情,智慧地处理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目中有人。心中有学生,才能在诸多的文本内容中做出选择。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学习和运用,忽视这一点,任何高深的教学内容和花样迭出的教学方式都是无效的。二是心中有文。适合教学的文本内容是丰富的,我们能否将学习目标设置的单纯一点,将教学内容集中一点,将教学过程深入一点?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学会选择教学内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夏感》为例,《夏感》是人教版七年级新入选的课文,手头现成的资料很少。网络上传的这个教学设计有一定的代表性: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夏天的感觉是什么?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色的?3、在描写夏景的文段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优美的句子,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理由。4、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初看这个设计,觉得很好,它既有整体感知又有语言品味,既能紧扣文本,又能课外拓展。但真正在课堂上上起来却很枯燥,学生没有兴趣。究其原因,这几个问题是从文章中表面的景物描写和修辞作用入手来设计的。这些问题没有深入到文章内部,没有从解读作者独特表现夏感的方式来提问,也没有抓住文章中牵一发动全身的主问题来设计,因而不是课堂上真正高效的问题。这些问题把完整的文章简化成了简单字句的理解,割裂了文章的主体性和整体性。我在听一节《夏感》公开课时,深有感触,这位老师跳出了传统教学的框框,利用主问题的理念来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效果甚佳。主问题一:文章题目叫夏感,找出文中集中表现作者对夏天感受的一个句子?追问:作者眼中的夏天有何特点?文章中哪里看出,如何体会?主问题二: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景象的?追问:写了哪些景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人们的繁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主问题三:在作者眼里,夏天是热烈、紧张、急促的,作者要赞美它们什么呢?主问题四:本文最后一节为何要写历代文人对“春花秋月”的赞美?追问:作者为何要赞美夏天?这样的设计,既抓住了文本,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练习内容设计的少而精与形式的多样化是“节节清”的重要手段。

根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练习内容,用多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让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

1、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例如: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等级。其中,A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C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B类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学生因为接受能力有差异,所以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一样。因此在作业量方面,也需采取学生自选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些机械性的记忆练习,有的孩子背个一二遍就记牢了,有的孩子则需三四遍或者五六遍;有的孩子这个字看几眼就能不忘,而那个字则要练二三遍方能记住。对于这类练习,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识记能力来选择。所以记忆性的的作业我常常这样布置:根据自己的能力或抄写,或背诵,识记课文有关段落。这样,学生为了达到少写的目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从而有效地训练了记忆能力;为了达到写会的目的,他们会自觉采取更巧妙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背诵记忆的能力。不仅如此,这样做也使得这一类作业不再枯燥,使完成作业的过程充满了激情。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节节清”走进语文课堂,可以充分地调动教师钻研教材、钻研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消除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拖沓,教师教学行为随意的现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