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在地下综合管廊安全施工中的分析及应用高志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移动模架在地下综合管廊安全施工中的分析及应用高志超

高志超李建强王井兵陆晓宇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海南海口570100

摘要:本文就海榆东线项目综合管廊施工工程中摸索创新形成的移动模架,在施工安全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Abstract:Inthispaper,conceringtheexplorationandinnovationofmovesupportsystemusedincomprehensivepipegalleryconstructionprojectofHaiYuEastProject,weanalyzetheconstructionsafetyandsummarizetheexperienceduringconstruction,whichwillprovidereferenceforsimilarprojectsinthefuture.

Keywords:pipegallery;movesupportsystem

引言

随着我国的深化改革,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大规模建设。三亚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对如何保证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并满足快速施工的施工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尤为重要。结合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和施工特点,截面标准段断面结构尺寸相同可复制性强与隧道施工有相似之处,可考虑采用与其相似支模方式施工。

1工程概况

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本工程位于三亚市海棠湾,在海榆东线本次改造范围内道路左侧深约2m处建设混合型综合管廊1条,长约7.7Km,宽5.45m,高5m(净宽4.55m,净高4.0m),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标准段、端头井、投料口、排风井、缆线接出口、下沉段、管廊T型接口+检修通道+监控中心地下室、特殊投料口、特殊排风井组成,其中标准段长约5.6km。

2移动模架原理及组成

海榆东线地下综合管廊标准段,结构断面尺寸相同,可复制性强,因此使用的模架规格也相同。移动模架施工,先用底模进行底板施工,待底板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底板上安装行走轨道和行走电机,30m模架的内侧模板和支撑体系在自由下落状态下通过行走电机,沿轨道整体行走至下一工位。通过调节可调支托和顶撑丝杠,使内侧和顶板模板满足施工要求,待顶板及侧墙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将外侧模板分块拼装。通过这种方法,移动模架可在整个管廊线路上自动行走,满足所有标准段的施工要求,操作方便,减少工人的操作难度,消除安全隐患,降本增效。

移动模架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固定在管廊底板上的轨道;第二部分,是移动模架行走部分,包括行走电机和行走桁架;第三部分,快插盘扣组成的受力结构;第四部分,由拉杆及不锈钢复合钢板加工而成的模板组成。

移动模架整体效果图

3施工安全性分析

针对传统支架模板和移动模架的安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稳定性

传统满通红脚手架交错搭接,扣件和钢管之间不能顺直连接,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差。移动模架采用快插盘扣和钢管连为一体形成整体桁架,整体性好、稳定性高。

(2)狭窄、封闭空间下施工的安全性分析

传统模架在每次施工完毕后均需进行拆除,并将材料转运到下个施工部位,再进行组装,在地下综合管廊封闭和狭窄的空间下,在模板的重复拼装和拆卸中,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且由于施工人员经常进行重复性工作,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模板在重复搬运及吊装过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移动模架内模采用盘扣支撑,拼装拆卸简单,一次拼装可多次使用,减少在地下综合管廊有限空间内重复安装和拆卸模板与脚手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移动模架自带行走系统,可调节,灵活性好,可实现同步30m前移,避免模板重复搬运及吊装过程的安全隐患。

(3)安全文明施工

传统模架需要进行多次拆除工作,在拆除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料,现场材料均需重新进行码放,会导致现场杂乱,而移动模架无需将内架拆除,直接移至下一施工段即可,现场文明整洁。

(4)绿色施工

与传统模架相比,移动模架节省人力、物力,节约工时,混凝土成型良好。结构用钢量轻,材料重复利用率高,减少材料浪费,节约成本,保护环境。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底板及下部侧墙施工→移动模架行走(移动模架安装)→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安装外模板→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撤除模板→投入下一段管廊施工

4.2操作要点:

4.2.1底板及下部侧墙施工

待管廊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底模的安装,具体说明如下:

1、底模采用内外对拉形式,穿墙拉杆设置止水螺栓,底部采用ø48钢管临时支撑在钢板桩上,保持结构稳定;

2、模板设计长度30m,纵向分节6m一整节(3×2m一小节),采用分节拆装方式,利用现场吊车纵移至下一工位;

4.2.2移动模架安装

待底板及下部侧墙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后,开始进行移动模架的安装,具体说明有如下几点:

1、侧墙模板采用内外对拉形式,穿墙拉杆设置止水螺栓,顶板施工采用圆盘支撑+底部行走系统形式,可使内模轻便自动化。

2、浇筑时,顶板有整体桁架支撑作为受力结构,自身结构稳定,并且可以配合行走系统整体移动,行走采用电机轮组,可实现30m同步前移。

4.2.3移动模架行走

当顶板及侧墙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并且下一工位底板施工完成并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可通过移动模架的行走系统,将30m模架移动到下一工位。移动模架行走施工流程如下:

1、底模分解吊装至下一工位,进行底板施工。

2、待底板强度达到要求后,测量放线,铺设行走轨道。

3、拆除外侧模板,吊装至下一工位。

4、调节顶升丝杆,使顶模和内侧模板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

5、启动行走电机,30m模板缓慢行走至下一工位。

6、调节顶升丝杆,顶板及侧墙钢筋绑扎,外侧模板安装。

5.效益分析:

移动模架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与传统支架模板相比,移动模架施工,每段(约30m)管廊节约人工费用6500元,材料费用1000元,机械费用4000元,合计节约费用11500元,节约工期4.5天。

2、三亚海榆东线综合管廊总长7.7km,其中标准段5.6km,共分为187段,预计节约215.05万元,减去移动模架成本133万,再加上模板回收24.375万元,节约费用106.425万元。

社会效益:

1、本工程位于“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试点城市三亚,移动模架的应用绿色环保,有利于三亚的环境保护。

2、掌握成熟的综合管廊移动模架技术,可推广运用到其他的项目施工中。

6.结论:

随着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的发展日趋成熟,本工程也为综合管廊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管廊移动模架的应用,增大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保证了现场的文明施工,节约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经纬,黄文超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建筑机械化》,2007,28(1):51-53

[2]贾琼,朱健康浅谈城市综合管廊安全施工要点《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