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3

摭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艺术

张钦彪

关键词:语文教学收束十法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题记

收束,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绝大部分教师能够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但对收束却重视不够。导入安排得巧妙,固然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但收束精妙不仅能使学生余味无穷,还能使知识拓展延伸,学习兴趣持续浓厚。我们既要强调导入,也要讲究收束,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在美的享受中开始,最后又在美的陶冶中结束。下面摭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语文课堂教学收束艺术十法,与同行探讨。

一、异中求同,激活思维。

一堂有品位的好课,不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应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即把结课作为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使他们学到的知识能力在课外得到延伸、扩张、充实,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如我在完成了课文《狼》的精讲之后,问道:“同学们,《狼》这一课的基本内容讲完了。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你们小时候,大概都听过《狼外婆的故事》,还学过《东郭先生和狼》吧?今天我们又学了《狼》这篇课文,这三个故事中的‘狼’在习性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学生们总结出“狡猾,会装,凶狠,忘恩负义”之后,老师继续问:“同学们总结得很准确。狼的确很狡猾,因此对狼这种动物的形容都是一些贬义词,谁能说出一些成语来?”学生列举出了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狈逃窜等成语。我接着说:“有一则谜语说‘像狗不是狗,野地四处走,爱吃小动物,是个害人兽。’指的是什么?”(生答:“狼”。)“对,是指狼。从这则谜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长相与狗相似,但由于性情不同,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也全然不同。请同学们在课下写一篇关于狗的故事。”这种举一反三的结课,既增强了知识的连贯性,也突显了认知的深刻性。

二、同中求异,加深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收束课堂教学的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将课文与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同中求异,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又如教学《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就宜进行比较:(1)两个人物形象有何不同?(2)两个人是否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3)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否相同?这样一对比,学生既能温习旧的知识,又能加深对新的知识的理解。

三、扩展阅读,迁移能力。

事实证明,结合文体特点做知识能力的迁移,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法则。如学习了童话和寓言故事后,请学生在课外阅读童话和寓言故事,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谈谈其中阐述了什么道理,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育,受到什么启发。这样的课外延伸,学生不仅扩大了阅读面和知识面,培养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愉悦的欣赏中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提升。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因此,教师宜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发散其思维,点燃其火花,迁移其能力。

四、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精妙的课堂教学结尾可以说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在一堂课结束时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板书,引导学生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像,能使他们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我教《孔乙己》,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问道:“孔乙己有脚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啊!”我又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用的是脚吗?”学生肃然答道:“用手。”我顺势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这样用一双满是泥污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么巧妙的一“擦”,化静为动,学生感受强烈。黑板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着不尽的潜台词,蕴涵着无数的画外音。它让学生在思考体味中去意会,去发现。这样的结课使教师、学生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上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有对人物的同情,有对社会的控诉,让孔乙己的悲剧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永生难忘。这样的课堂收束,学生怎么能不受无限感慨?

五、概括总结,提要钩玄。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收束方法。它是对教学内容、课文特色作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是把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工作,意在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自然,用语必须简明扼要,力戒重复罗嗦、拖泥带水,避免产生消极作用。

例如,教学《藤野先生》,我们可以这样收束: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是歌颂藤野先生,怀念藤野先生,但字字句句倾诉着爱国的心声,时时处处散发出鲁迅先生强烈的无法抑制的爱国激情。全文组织严密,脉络分明,选用了典型事例,运用白描、对比映衬等方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样的收束,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有对课文艺术特色的归纳,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到强化和深化的作用。

六、巧设悬念,思考回味。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犹未尽的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不少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教学结束时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产生的时候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期待。这种方法既可用于两篇课文之间的教学衔接上(它要求两者的内容或形式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也可以用于一篇课文教学的跨课堂连缀处。如我在《一面》结课时说:“今天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一种写作方法,即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的主题。下一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写人的方法,叫做‘窥一斑而知全豹’。那么这是哪篇课文?它刻画的是哪一个人物?是怎么刻画的?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上好下一节课作了铺垫。

七、及时反馈,巩固成果。

一堂课讲完了,学生掌握得怎样,教师心中往往是无底的,这时需要通过提问、测验等手段来调查实情。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必要抓住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强化和巩固所学内容,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比如,我每每教学完一篇文言文,总要就文中的一些重要文言现象(诸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等)进行抽查学生。事实证明,必要的测验是能反馈教学情况的,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能力。

八、激扬观点,飞扬神思

立足课文,唇枪舌剑,热烈辩论,会让学生兴趣高涨,飞扬神思。

如教学《孟子二章》,这样结束教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逆境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个现实的看法。”学生的回答真令人意想不到。

生1:我觉得“顺境也能造就人才”,因为像现在,许多微软少壮派就是顺境成长的典例,他们从小就在自然的环境下成长,并没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校内,而用于娱乐、交友,他们并不曾经历过艰辛,却同样获得成功,难道还有人想遭受磨难?

生2:我还是赞同孟子的观点:古往今来,许多领域中有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在逆境中诞生的,贝多芬在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谱出了震惊音乐界的《命运交响曲》,爱迪生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发明了电灯;轮椅上的霍金不畏命运的挫折提出“黑洞说”,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都说明——逆境造就人才。

生3:我认为,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信心;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因此我要说:顺境给予孩子的成长影响要强些。

生4: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靠自己主观的努力。我认为:逆境能造就人才,顺境也能出人才。

九、游戏表演,凸显印象。

有时因为一堂课的容量比较大,节奏比较快,学生的身心已很疲劳,或者因为课文的内容较为平淡,课堂教学较为乏味,或者因为课文的年代久远,学生缺少兴趣,用提问、复述、练习等单调的方式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效果很难得到保证。此时应适当考虑采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如游戏表演、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完《狼》之后,可以让学生以讲台为柴草垛,四人一组,一人旁白,一人扮屠夫,二人扮狼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做观众和评委,评议表演的优劣得失。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像《威尼斯商人》就可以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可以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到前面来朗读,要面向全体同学,像真正的演出一样;二是括号内表示表情、动作的提示性文字,如“急切地”、“惊喜”、“转身”、“起立”等不必读出,但要用表情和动作表示出来;三是尽量做到传情达意,传课文中人物之情,达课文中人物之意,把人物性格凸现出来。这样,担当角色的学生将难忘他表演的经历,而未担当角色的学生,对分角色朗读的场面和氛围也会记忆深刻。

十、仿写课文提升写作

若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引进一些与学生学习兴趣有关的素材让其仿写,定能激发起写作的兴趣,提高其写作的能力。如教学《陋室铭》学生就仿写出了《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勤,杂志翻得隐。琢磨下围棋,寻思上网吧。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又如教学《五柳先生传》要求学生抓住特点,体现个性,抒发感情,以一种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的评价方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自传。要求把“不戚戚于……,不汲汲于……。”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后,加入你的自传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结尾倘能收之以知,收之以能,收之以智,收之以情,收之以趣,那么,必定既能圆满的结束本节课,又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盎然兴趣永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