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课的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地理复习课的艺术

何水机

何水机广西贵港市江南中学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的“妙境”。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恰到好处地留白,可以创造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乘上思想的翅膀,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从而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本文就结合高三地理复习课中“留白”的作用和如何运用“留白”进行阐述。

一复习课中“留白”的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完形刺激物,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去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善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填补和完善它。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极为愉悦的感受。

对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留白作用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教师富有成效地在实践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达到艺术的境地。

1.“留白”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留白正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兴趣的手段。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就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前的心理上的“空白”,教师通过“空白”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提高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留白”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

复习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以及表达什么,关键在于教师怎样进行引导。教学中适时的“留白”,可以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使其注意力集中指向讲课内容;可以让学生咀嚼、回味已讲内容;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在“观点失真”处反思。

复习课最忌的就是“炒冷饭”,如果教师在复习课上又将知识面面俱到地讲解,还是注重教学的“实在”,往往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合理地“留白”,不急于发表观点,而故作糊涂、延时评价、暂停教学,留点空白,为学生提供一个“闹中取静”的、利于反思的空间,此时的“留白”就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留白”使课堂更具审美感

复习教学中,教师“留白”的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设计教学的疏密相间、布局合理的结构美等给我们以美的观感。教学留白有效地淡化了教育“满堂灌”的痕迹,使原本枯燥的复习课始终贯穿着紧张、活跃而又愉快的智力活动。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中成长,在互动中体验,共同演绎着地理课堂的智慧生存。

二复习课中如何运用“留白”艺术

1.在知识上留白,让学生自我构建和完善

根据知识特点设置空白、适度模糊,有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整合和建构新的知识。“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将对我国气候、河流有何影响?”逆向的知识留白,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端思维和灵活变通能力。再如,“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归纳一下,一般根据哪些信息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在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可直接设问“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关键是什么?”在学生归纳出“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点及其移动规律”后,又设问“何时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对相近知识留白,既可促进对此知识的巩固,又可促进对彼知识的掌握。

当然,复习课中留白知识的深度、广度要适中,“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2.在思考上留白,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有的教师认为高三复习课只需注重思维结果,而忽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要求学生马上回答,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种不“开”只“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后,可以静静等几秒,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且恰当的回答;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可能性;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也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从而能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

3.在表达上留白,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人文地理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在地理复习课中我们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和思考结果,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有个性差异,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同一个问题完全有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们不必统一、强求一致,只要有理我们就要肯定。因此,教师应留出答案的空白,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并尊重他们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个性,尊重他们在此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在评价上留白,让学生平等地参与

在地理综合练习题评讲课上,面对学生的一些不理想的发言,可以说:“××同学说出了他的想法,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或者说:“××同学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合理呢?思维障碍可能在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充满爱心的目光等待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暂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讨论中感悟或修正已有的答案,并逐步完善,使其拥有“自圆其说”的时间与空间,特别是安全的心理空间。

在这种延迟性的评价中,留白就是一种期待,在这期待之中,既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是充满希望的。所以,学生此时在得到教师外在肯定的同时,也学会了内在的自我的肯定,培养了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