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 2

急诊病人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艾桂云(梁山县人民医院山东梁山2726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131-02

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目前在国内外颇受重视,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特别是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注意到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通过语言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以达到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的方式,从而减轻病痛和提高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包括以安慰、支持、劝解、疏导和环境调整为内容的支持疗法,心理分析疗法。

1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

作为我们医护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引导鼓励病人,应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心理护理的目的主要是,病人刚入院时,他们处在陌生、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下,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表现出极大的温馨和热情,有同情心,并能充分理解,用和蔼的面容,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去与病人接触交谈,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要在病人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和依赖,使他们减少紧张和恐惧,才能心情舒畅的接受治疗,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使病人恢复信心,提高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

无论何种心理护理,都要把恢复信心,作为一种治疗和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者和护理机构的名声威望固然是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必须同病人一起分析疾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把疾病的性质讲清楚,用解释的方法向病人说明道理,帮助病人接受现实、解除顾虑,树立信心,有的病人考虑到自己的工作、前途、家庭、婚姻等,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缺乏自信心,甚至丧失理智,时而大吵大闹,对这些病人必须进行鼓励和教育,给予同情和支持,对他们要有热心、耐心、细心和信心,关心他们的生活,诱导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列举几种常见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3.1服毒患者服毒病人的年龄不同,轻生的因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大多数,心胸狭窄,在社会、工作、家庭中受到挫折,想不开而走绝路,当被送到医院,神智清醒后,大都产生悲观、忧郁、羞辱的心理,我们医护人员要根据性别,年龄及其性格特点,掌握交谈技巧,热情对待病人,不能流露出丝毫的厌烦、鄙视态度,给予同情关怀,避免出现拒绝治疗的现象,同时要因人而异,开导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但要特别注意谈论服毒导致伤心之事。这时,病人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缺乏自信心和强烈自卑,故需加以鼓励,使他们感到有人在关心他,同情他和帮助他,病人又常常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担忧,甚至丧失希望,故须由医生或护士作出保证,以振作他们的精神,唤醒他们求生的欲望和信心,以安慰、劝解、疏导等精神疗法,使他们积郁已久的思想苦闷得到改善、释放,树立再生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3.2心肌梗死患者此种病人往往出现恐惧、焦虑心理,以为自己所患的病很重,随时随地可能出现死亡,因此精神极度紧张,此时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使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此时我们要用科学的道理,运用通俗易懂,病人能够接受的语言,根据病人的现实情况,把疾病或问题的性质讲清楚,讲明精神紧张的不利,向病人解释本病并不是不治之症,我们要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最好的药物给予治疗,使患者产生信赖感,稳定情绪,减少精神上的压力,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3.3车祸伤患者

3.3.1车祸伤患者心理障碍类型(1)车祸初期的“情绪休克”:不少较重而神志清醒的病人,他们既不呻吟又不申述,表情冷淡,言语简单,显得无动于衷,这就是急性心理创伤后的“情绪休克”。情绪休克本身是一种心理防御反应,与某些动物遭受打击后的假死有些类似,心理上反应迟钝,而表现出患者心理创伤是沉重的。(2)惊恐:部分病人表现极度的惊恐状态,哭叫不知、躁动乱舞、大声呼叫等。他们希望周围的人多一点,这样有一种安全感,有些可以出现短暂的精神错乱,有时甚至会做出过激的或失去理智的反应。(3)焦虑:由于病人对意外车祸毫无心理准备,因此,当意识面临的未来处境时,往往就显得焦虑不安,心神不宁。严重的甚至变的心情伪劣,容易激惹,无故发怒。(4)犹豫:犹豫是“损失感”的心理表现,当病人觉察到外伤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如肢体伤残外貌破损,将给工作、学习带来困难,经济负担、家庭婚姻和个人前途的影响等各种各样的精神忧郁反应,甚至有的伤者企图轻生。(5)索赔及惩罚:凡是在车祸创伤患者中,约90%以上有索赔几惩罚心理,他们对肇事者极度愤怒,个别的甚至对其打骂,有的甚至要把肇事者置于死地,有的要求医生多拍片,多开药,提出要营养费、资金、病假工资和医药费:要医生给开“证明”和“意见”,这就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6)夸张病情:有的病人症状迟迟“不消失”,或症状与外伤程度不相称,或者自感功能的康复特别缓慢,这种病态心理一般来说的为得到经济赔偿或长期休息。这种情绪在心里上的强化粗实疾病过程延长。少数病人甚至成为终生的社会残废。(7)恢复期的心理:外伤所致的伤残愈重,影响功能活动越明显,产生心理反应也越大。家属对伤残的态度,经济来源,医疗条件等都与康复有直接关系。性格急躁者康复心切,往往操之过急,效果恰得其反,依赖强的伤者,自己不作主观功能的回复和对环境的重新适应过程变长,病情慢性化。

车祸上患者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康复,因此针对病人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适时的做好心理护理,是全面康复的主要内容之一。

3.3.2车祸伤患者心理护理(1)增强医护人员的受伤观念:对车祸上伤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要求医护人员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崇高得医德医风,关心和体贴病人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讲究语言技巧,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障碍,不仅要有同情心,还应有责任感,过于简单的否定答复或暗示,常会加重病人心理障碍。(2)稳定病人的情绪:车祸伤患者的变异心理,如惊恐、焦虑、犹豫等,是由于意外超强的刺激因素,超过集体的承受能力,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短时间内形成不可逆的调节失控而导致非理智性自己躯体损害行为。此时,我们除了及时妥善的处置伤情外,还须避免各种增加患者心灵再受刺激素,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正确对待伤残,经常通报病区中伤残病员的明显康复效果,调动患者机体内部对刺激的耐受能力,增强康复的信心。(3)有效的行为诱导:行为诱导主要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去影响病人,增加病人的依赖感。意外的打击使患者造成终身残废或部分肢体的功能障碍及经济损失,因而产生了对肇事者的憎恨、仇视甚至敌对情绪。由于知识水平、自觉程度、心理因素和修养水平不同,患者出现反常心理程度亦有轻重。医护人员不仅仅是单纯治病,而是应有的放矢的进行动机诱导,从关心病人和重视病情入手,是不同的病情,讲明伤情治愈的可能性,避免对肇事者的非理惩罚和索赔,进行人生与道德方面宣传,增强相互理解,并争取家庭、单位的支持与合作,消除患者影响康复的变异心理,增强康复的信心。

临床实践证明,为了提高恢复治疗效果,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不可缺乏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各种疾病的同时不能片面的,不适应的夸大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也不能忽视在其治疗中的地位,我们应有机地、巧妙地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加以结合,以护理人员的言行去改变护理对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其身心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病友良好的交往,重视家属亲友的配合,加强护理健康教育,改善休息环境,合理安排生活。以前人们认为护士的工作就是给病人打针、吃药,是一种简单的工作,可现在提倡生理、社会医学模式,注重心理治疗和人文关怀,让每个责任护士,全面了解住院病人的社会心理情况,让每个住院病人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心理护理,让每一个护士都掌握心理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持每一个脆弱的心理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为病人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力求在治疗和护理上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