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化学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杜仲的化学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概况

刘丽君

刘丽君(贵阳医学院药学院550004)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杜仲在活性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杜仲在化学成分分类以及药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对有关杜仲活性成分与药理研究的进展做总结与归纳。结果:杜仲活性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多糖类以及苯丙素类等;杜仲皮可应用于肾虚腰痛、胎动胎漏、高血压等临床诊治当中,杜仲叶能用于延缓衰老、炎症、免疫调节等临床诊治中。结论:杜仲活性成分分类明确,药理研究成果显著,药理作用范围广,综合优势突出,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杜仲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53-02

杜仲特产于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性植物[1]。杜仲也是中药发展史上备受关注的药物之一,其药用功效与药用价值极为丰富[2]。本文查询分析了近年有关杜仲活性成分分类及药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现总结如下。

1杜仲的化学活性成分

可以肯定的是:杜仲叶、杜仲枝条以及杜仲皮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基本一致的。总结发现:杜仲的活性成分可进一步划分为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多糖类以及苯丙素类这几种类型。

1.1木脂素类(1ignans)通过试验研究证实[3]:杜仲中可实现分离的木脂素类活性成分涉及到近30种。主要包括松脂醇二糖苷、中脂素二糖苷、丁香脂素二糖苷、杜仲脂素、橄榄素等。松脂醇二糖苷及丁香脂素二糖苷均属于双环氧木质素类型,存在于杜仲皮中。而橄榄素作为环木脂素类,能抑制磷酸二酯酶,对血管扩张有显著应用价值。

1.2环烯醚萜类(iridoids)主要分布于杜仲皮以及杜仲叶当中,现阶段已探明的杜仲中可以实现有效分离的环烯醚萜类活性成分涉及到近十几种[4]。主要包括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桃叶珊瑚苷、杜仲醇、筋骨草苷及乙酸酯类等多种成分。其中,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可作为抗衰老的重要药物,降低血压的同时可提高机体抗肿瘤活性。桃叶珊瑚苷能应用于对伤口消炎,提高伤口自愈能力。

1.3黄酮类(flavonoids)黄酮类成分其主要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孔树脂色谱法分离杜仲中的活性成分[5],得到槲皮素、山奈酚、芦丁、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菌、消炎、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

1.4多糖类(polysaccharide)从杜仲皮中分离的多糖类活性成分按照属性可分为酸性多糖与聚糖这两种类型。广泛分布于杜仲皮,能够应用于对网状内皮系统的活化反应,达到提高机体免疫作用的目的[6]。

1.5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杜仲根茎皮、叶位置被证实广泛分布有苯丙素类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咖啡酸、绿原酸及香草酸等多种成分。绿原酸活性成分具有良好抗菌消炎特性,可将其应用于对急慢性咽喉炎及皮肤病的治疗[7]。

2杜仲药理作用

杜仲中应用最为广泛,同时药理作用最为集中的部位当属杜仲皮及杜仲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证实:杜仲皮可应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筋骨痿软及胎动胎漏、小便频数、高血压等临床诊治当中,杜仲叶用于延缓衰老、消炎、调节免疫、抗疲劳等。

2.1杜仲皮药理作用杜仲皮可应用于骨质疏松、胎动胎漏、小便频数、高血压等临床诊治当中。首先,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杜仲能够显著提高实验动物的骨密度及成骨细胞活性[8]。其次,在中西医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在8~12周的妊娠周期中,部分孕妇常伴有不规则的漏血及胎动问题,应用杜仲皮及其配方制剂于此类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再次,研究人员通过以大鼠、小鼠为受试对象的研究证实[9],杜仲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同时排除受试对象受快速耐受问题的影响。此外,张卫华[10]对SD大鼠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不同剂量的杜仲木脂素类成分分别以静注和灌胃的方式给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2.2杜仲叶药理作用杜仲叶临床可应用于延缓衰老、消炎、保肝,抗疲劳等。首先,杜仲能够促进患者体内胶原蛋白成分的分解与合成反应,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其次,杜仲中所含有的绿原酸活性成分能在止血的同时提高白细胞数量,从而发挥消炎的作用;再次,杜仲能将血清中超阳阴离子自由基予以高质量的清除,降低过氧化脂质对肝组织细胞的损伤,发挥保肝的功效;最后,杜仲能够有效缓解受试对象的疲劳感,抗疲劳效果显著。

本文针对有关杜仲在活性成分以及药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发现:杜仲活性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多糖类以及苯丙素类等;杜仲皮可应用于筋骨痿软及胎动胎漏、小便频数、高血压等临床诊治中,杜仲叶能够应用于延缓衰老、炎症、调节免疫等临床诊治中。这说明:杜仲活性成分分类明确,药理研究成果显著,药理作用范围广,综合优势突出,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少澜,王祝举,邵爱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皮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9):715-716.

[2]杜红岩,李钦,李福海等.杜仲种仁桃叶珊瑚苷含量的测定及积累规律[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5):744-746.

[3]杜红岩,李钦,刘攀峰等.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2010,30(7):38-42.

[4]刘慧,刘仲华,张盛.杜仲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253(8):12-18

[5]董娟娥,梁宗锁,张康健等.大孔吸附树脂一次性分离杜仲叶中杜仲总苷和杜仲黄酮的研究[J].农业工程报,2006,22(7):154-158.

[6]辛晓明,郭桂丽,王浩等.杜仲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毒性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664-1665.

[7]吴龙奇,朱文学,张玉先等.杜仲中绿原酸含量及提取检测方法分析[J].食品科学,2005,26(z1)

[8]侯情,王劲松.杜仲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折力和骨压碎力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5):83-84

[9]崔永锋,袁浩,李刚.杜仲在骨伤科应用概述[J].中医研究,2003,16(4)63-65

[10]吴卫华.杜仲抗高血压有效部位的制备及降压效应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