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丰富课堂活动激活学生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hao丰富课堂活动激活学生思维

周大友

四川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初级中学周大友

以前的语文课大多是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即使课堂气氛显得活跃,那也是花架子,做给听课者看的。而现在的新课改提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就是目前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添加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插入表演,激发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大都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有意识的让学生模仿昏庸的皇帝、阿谀奉承的大臣、狡猾的骗子等角色说话的语气、语调、动作、神情进行表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其它方面的才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画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能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一句描绘的莲花形象,并让学生相互交流,通过画图,先了解莲花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莲花的图片,让学生对它有一个直观的初步了解,要不然单通过课文中简单的文字描述来理解,他们还是会感到比较茫然。

交流探索,开展实践活动

我在讲授新课之余,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进行课后延伸。如教学完《喂,出来》这一课,我便要求学生调查学校以及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护问题,写一个调查报告或写一分建议书。要求一提出来学生反应非常强烈,我便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实地观察、暗访、上网查资料以及采访环保部门和环卫工人等各种途径,每组调查一个星期,要求详细记录调查情况,在全班交流。结果各组都写了一份有一定价值的调查报告、建议书甚至表扬稿。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开展实践活动,锻炼了口语交际动力、自主合作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

在语文课上,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读书,参与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教师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时掌握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难之处,引导学生深入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地互动起来。

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生机盎然、趣味生动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活跃起来,主观能动地参与语言训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