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应用

钱叶芬

江苏三阳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213023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外先进的检测机构将进入国内的趋势,对于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测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在竞争市场占一席之地,如何规范检测管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促使信息化应用于检测管理中迅速得到发展。信息化建设是检测机构组织机构、资源配置、流程再造的过程,是规范管理的一次飞跃,只有通过信息化管理,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本文就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

1.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发挥的作用

1.1信息化管理是更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不同种类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内容越来越多,检测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信息存储和检索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工作要求。信息化建设后的结果是一组信息化系统软件的集合,而信息化系统本身具备数据易于存储,计算统计分析速度快,数据易传递易共享等特性,这种优势在人工的情况下,是无法比拟的,因而在物理上,提供了快速处理数据的基础。

1.2为检测过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集合,并非只是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享,而是依据一整套规则来进行的。使用信息化管理进行检测,就必须对检测过程进行重新审视,剔除不合理因素,对必要环节进行分解,将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程序化设定,并对相应技术指标进行关联。人工状况运行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常因人的原因导致业务运作受到滞阻,工作效率不高。而有了信息系统,相当于多了一个无形的判官,通过强制的手段,促使和提醒人员按时按规定进行工作办理,使检测结构和检测结果更加清晰,有利于控制检测过程的质量,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信息化的基本方式

2.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的基本方式

2.1.1在信息化的质量监督过程中要查什么。与质量监督有关的监督人员应用信息化技术参与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这个过程就是在“查什么”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建设工程的施工项目并不像表面上看来那么简单,具体的施工项目是种类繁多的。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待检项目,并依照施工设计制定出符合执行规范的检测标准。做好这一步,才可以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向信息化迈进。

2.1.2在信息化的质量监督的过程中要怎么查。质量监督的工作人员应用信息化手段及技术完成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怎么查”的具体内容。无论是电子信息的软件还是技术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怎么查”的过程中怎么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适合建设工程的质量系统有利于整个过程的更好运作,获得最优效果。

2.1.3在信息化的质量监督的过程中要如何运用检查结果。这里所说的有关检查结果的运用,一般是指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过程中通过对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的使用,完成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运用。这个过程主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了相关数据的整理还包含对数据进行决策及评估。

2.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的基本方式

2.2.1收样管理。收样管理以客户及其委托送检的样品信息为中心,将客户送检样品过程作为主干线,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收样登记、收样复核、收样统计、样品管理功能,利用它协助样品接收人员完成样品接收、登记、验收及保管等工作,该部分提供完成收样信息的录入处理如委托单位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及费用,同时还支持样品接收人员预收样处理、样品条形码处理、样品验收及异常情况记录等。

2.2.2试验管理。委托单信息一经录入,便产生记录,运用任务管理、数据采集、检测校核或复核功能,试验人员在这里完成样品识别、试验操作、试验数据记录等工作,该部分自动获取力值试验数据并记录其他试验信息、试验环境条件及设备信息等,支持试验人员处理样品条形码及异常试验情况记录等工作。

2.2.3报告管理。报告管理有报告审核、报告批准、技术管理、报告打印、报告签发、报告查询功能,它是检测机构技术产品形成和使用的重要环节,它的功能是一环扣一环的,技术人员根据相关功能完成工作。

2.2.4管理统计。它可进行工作量统计、业务量统计、质量控制统计功能,可以分别按时间、部门或人员等条件统计相应工作量以便于内部管理,分别按工程项目、委托单位等条件统计相应业务量以便于管理者的业务处理,以及对内部工作不符合项目的统计和对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的统计,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在这里完成统计工作。

质量监督是过程,而质量检测是结果。两者缺一不可。这样可以保障我们提供的检测报告的权威性。

3.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3.1能够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可靠性。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任务是向社会出具准确、客观、真实的检测结果,为建设工程质量的判定提供重要的依据,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数据是评判建设工程内在质量好坏的最为基础的依据,检测报告不仅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有用,也对质量监督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鉴定、仲裁机构也需要采用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仍然存在着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中时有弄虚作假,试样做假、漏检、少检的行为发生,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市场行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就势在必行。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使检测数据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检测对象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基础性技术作用。

3.2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依靠管理信息系统高效、方便的管理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检测报告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全面的基础性技术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既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也为各方进行质量控制、纠正偏差、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提供了重要信息,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客观了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数据的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检测机构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管理规范性、科学化,有效的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因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一定要转变管理思维,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势,有效地提高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供更加公正、可靠的检测数据,进而全面提升质量检测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烽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途径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

[2]于素英.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研究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5

[3]徐冬梅,杨会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信评价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15

[4]苏西震.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