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香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析香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林国忠

徐闻县农技推广中心曲界站广东徐闻524100

摘要:为提高香蕉的生产规模及产量,降低香蕉种植的病害发生率,本文从香蕉的主要病害入手,重点针对香蕉枯萎病以及叶斑病的发生因素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效解决并预防香蕉种植中的主要病害,从而促进香蕉产业的生产发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香蕉;病害;发生因素;防治措施

目前香蕉种植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因素问题也开始制约着香蕉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其中的病虫害问题最为突出。随着香蕉种植环境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改变,香蕉病虫害也在不断繁殖变化,对香蕉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制约着香蕉产业的生产发展。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必须对其进行研究,深入查找病虫害的存在原因以及病症特点,研究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香蕉种植质量,保证香蕉产业的生产效益。

1香蕉枯萎病

1.1症状及为害

香蕉枯萎病又称香蕉巴拿马病、香蕉黄叶病,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菌核深蓝色,病菌从根部侵入导管,产生毒素,使维管束坏死。感染病菌的香蕉植株表现为叶片变黄,下垂;假茎基部开裂;假茎和根部的维管束变红或变黑,最终导致香蕉果实停止生长,从而香蕉产量严重受到影响。香蕉枯萎病属土壤性病害,酸性土壤、排水不良及根部受到伤害及易引发该病菌的滋生。最近屡见报端的“香蕉艾滋”、“香蕉SARS”、“香蕉癌症”这些新词归根到底都是指香蕉枯萎病。这种真菌的其他种类也能引起多种作物如番茄、西瓜、小麦和玉米、黄瓜等能发生枯萎病,危害性比较大。“香蕉艾滋”的传言引起了社会的恐慌,谈香蕉色变,一时间香蕉价格一落千丈,价格便宜低于成本价也无人问津,使蕉农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香蕉枯萎病被列为蕉农最头痛的香蕉病害。

香蕉枯萎病的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一直被视为香蕉的顽疾,其病原菌能在土壤中潜伏长达20年以上,并通过苗木、流水、土壤、农具等载体进行传播。香蕉生产基地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发生普遍,几乎遍布全区,但主要为害粉蕉。其中4号生理小种危害性最大,可以感染目前几乎所有的香蕉品种,至今还未找到根治的方法,是可防不可治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黄叶病爆发各地区发病程度不同,枯萎病发生的地区发生面积广,占种植面积的54%;传染速度快,一株得病,危急整个地块,对香蕉产量造成严重损失。同时,土壤过多施用酸性肥料以及频繁降雨,导致土壤酸化,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蔓延危害创造条件。

1.2发生危害因素

1.2.1病害范围不断扩大2008-2014年,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从点到面不断增加,发生面积在500-3200hm2。

1.2.2有利的气候条件在亚热带气候区,雨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在1000-2800mm之间。高温和土壤湿度大诱使枯萎病爆发。

1.2.3蕉农合作意识差在防治枯萎病时,由于对枯萎病易传染发生缺少认识,加上蕉农防治意识低,各自为战,单一进行药物防治,使香蕉地容易受临近发病地块的传染影响再次染上该病,以致防治成本高,防治效果差。

1.3防治措施

1.3.1加强病害的检测,防范于未然预防黄叶病,关键在检测。针对枯萎病发生的规律,植保部门对香蕉种苗做好检疫,对香蕉基地进行实地检测,及时发布病害预警信息,做好病害应急措施。

1.3.2改善土壤环境,调整土地种植结构多施有机肥、绿肥等改善土壤环境,使其不利于枯萎病病原菌镰刀菌生长。此外,通过轮种经济作物比如甘蔗、木薯等,预防病虫害的代代繁衍。

1.3.3加强合作,综合治理由当地合作社或香蕉协会牵头,组织蕉农统一进行枯萎病的防治,在同一时间进行农业防治、药物防治、化学防治多管齐下,以确保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2香蕉叶斑病

香蕉叶斑病的危害程度仅次于香蕉枯萎病。香蕉叶斑病可以细分为黄叶斑病、灰纹病、煤纹病和叶缘枯病。

2.1黄叶斑病

黄叶斑病也称褐缘灰斑病,分布范围最为广泛,几乎遍布种植区各地。

2.1.1症状初期表现为植株叶片有零星黄色斑点,然后由点到线呈条状蔓延,当病斑面积逐渐扩大,导致营养组织破坏,叶片变黄萎焉,最后枯死。

2.1.2病原与传染条件香蕉黄叶斑病原为香蕉尾抱菌,子实层大多生于叶正面,子座近球形,橄榄色,孢痕不明显。黄叶斑病的爆发离不开高温度、空气湿度大、田间通风透气性差。香蕉黄叶斑病开始爆发的时间在春季,流行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台风和雨季会使黄叶斑病更加肆意。香蕉感染率高达80%以上,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有时甚至达到100%。

2.2灰纹病

灰纹病又称为暗双孢叶斑病。

2.2.1症状表现为叶面病斑形似不规则的圆形,叶片边缘出现干枯。病发初期病斑呈褐色,然后逐渐扩大为浅褐色,具轮纹,周围深褐色病斑。病斑背面灰褐色,边缘模糊。病菌从外到里即从叶片边缘开始,延伸至整个叶片内部,颜色由深绿色转变为褐色。宽5-20mm,晚秋以后坏死带褐色转为灰白色,质脆,其上长有小黑点。一般中下层叶发病多。

2.2.2病原香蕉灰纹病的病原为香蕉暗双孢菌(Cordanamusae(Zimm.)Hohn),子实层多生于叶背面,分生孢子梗较直,其上着生分生孢子。以后间生的膨大结节上也可长出小柄,并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潮湿天气或夜间有露水时产生,并借助风雨传播感染叶片,多于老叶上发病,高温天气发病多。

2.3煤纹病

煤纹病又名黑叶斑病。

2.3.1症状媒纹病常见于中下层叶片。病害状似水珠,颜色为褐色,一般在叶片边缘发病。大小为(6-15)cm×(4-8)cm,病健部交界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许多黑色霉状物。

2.3.2病原病原为簇生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torulosum(Syd.)Ashby.属半知菌亚门真菌(Deuteromycotina)。分生孢子暗褐色,具分隔;分生孢子浅墨绿色,分生孢子喜湿热,主要靠风雨传播。

2.4香蕉叶缘枯病

2.4.1症状香蕉叶缘枯病与香蕉灰纹病病症相差不大,很难分辨。初期病害最先在嫩叶的边缘上病发,水渍状,颜色呈暗绿色或黄化病斑,后期缓慢从叶缘向叶中央方向扩展为波浪纹或锯齿状的坏死带,病斑所在叶片处呈黄色。等叶片成熟后,病斑不再蔓延,此时病斑由褐色转为灰白色。

2.4.2病原目前普遍认为该病是生理性病害。多认为是砖厂、水泥厂等排出的氟化物等有毒气体所致;也有少数认为与土壤有效性硅含量低有关。香蕉叶缘枯病一般春季开始爆发,秋天盛行。植株发病率具有地域性,有些区域香蕉发病率高达95%以上。叶片发病率50%-90%,病斑面积占蕉叶面积1/5-2/3,对香蕉果实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大蕉、粉蕉对该病具有较强的抗性。

2.5防治措施

2.5.1改善土壤成分,加强土肥管理增施绿肥、复合肥,改变氮肥独霸天下的局面,不仅有利于防治土壤板结,还能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同时在香蕉新叶抽出展开时,用核苷酸、高美施、喷施宝或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喷施,增强树势,提高其抗病能力。

2.5.2加强田间监管,及早进行预防定期巡视蕉园,注意对蕉园进行治理和维护,比如除草、排水,阻断病害传播的途径。同时,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判断植株的健康状况,在病害发生之前及早进行防治。

2.5.3斩蕉除根,不留后患对已经感染病害的植株,进行根除并及时进行烧毁,减少其他植株感染病害的可能。

2.5.4药物防治针对病害发生情况,调制相对应的药液。目前防治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三唑类杀菌剂如敌力脱,必扑尔,烯唑醇,三唑醇。25%的敌力脱(瑞士产)1500倍液,防效达80%以上。此外,用50%多菌灵与80%代森锰锌(2:1)800倍液,50%速克灵(日本产)1500倍液,每月1次,防效达70%。40%灭病威400倍液,30%百科1000倍液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喷药时应保护好抽蕾后的青叶,苗期未发病或发病轻时用的药物与病情严重时区别进行喷施,病重时可增加各药的浓度10%-50%,同时增加喷药次数,可每月喷施3次。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香蕉主要病害采取相应的科学防治措施,是保证香蕉种植质量、促进香蕉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技术人员在实践种植生产中应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得到最具效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断进行技术改良,才能为香蕉种植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庆伟.香蕉常见病虫害的无害化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6(18).

[2]曾莉、郭志祥、番华彩,云南香蕉枯萎病及防治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技.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