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理念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的改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优质护理理念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的改善观察

李梅张莹

李梅张莹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理念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舒适度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在退热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咽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儿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舒适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理念;急性呼吸道感染;护理效果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疾病,而由于小儿属于特殊人群;在临床治疗中,不但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以此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了7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析了优质护理理念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改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至2017年7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对照组35例患儿,男患儿20例,女患儿15例,患儿的年龄在0.9~11岁,平均年龄为(4.78±3.52)岁;35例实验组患儿中,男患儿19例,女患儿16例,患儿的年龄在1~12岁,平均年龄为(5.47±2.69)岁;两组患儿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1)环境护理: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打扫病房的卫生,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开窗通风,控制好病房的温度与湿度,并做好消毒与隔离工作;(2)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饮食计划,让患儿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高热量的食物,少食刺激性强、辛辣、生冷等食物;(3)体温护理:通常患儿往往会伴有高热的症状,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对于体温过高的患儿需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等措施,降低患儿的体温,避免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4)呼吸道护理: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患儿吸痰处理,必要时可以根据医嘱给予患儿雾化吸入;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帮助患儿进行拍背,以此来帮助患儿咳痰。

1.3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同时采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2R)对比两组患儿的舒适程度;总分为5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儿舒适程度越低[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x+s)的检验手段。最后,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舒适度评分中均优于度找找,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属于小儿的一种多发疾病,通常该病的病情均较为严重,在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后,必须要对患儿进行切实有效的护理工作,以此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阶段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在护理过程中不但需要注重护理效果,同时还需要注重患者的舒适程度;因此,优质护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理念属于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注重患者的个人感受,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中,通过优质护理措施能够从环境、饮食等多个方面入手,从而使得患儿能够处于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中,进而促使患儿心态的平稳[4];同时,通过体温护理与呼吸道护理也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后,患儿在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在舒适度评分中远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舒适程度,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井立侠.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62-263.

[2]甘永秀.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1(12):65-66.

[3]党利娜,夏挺.优质护理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5(7):17-18.